文学作品|戏说生肖石——三、虎石

文学作品|戏说生肖石——三、虎石
文章插图
戏说生肖石
文学作品|戏说生肖石——三、虎石
文章插图
三、虎石
诗曰 :
山林一声吼,
百兽皆闭口。
今虽化为石,
雄风留身后。
下一个节气就该是“立春”了,“立春”过后是虎年。今天就来侃侃“虎石”。这块石头,是我在洛河边的浅水中捞出来的。当时正是旱季,河水缓慢流淌,微风吹起阵阵涟漪。这块石头在水中“动”起来,就像是一只“卡通虎”。
在文学作品中,老虎的形象很复杂。先看看四大古典名著,是怎么写老虎的。《水浒传》描写老虎的场景最多,但大多都是不实之词。武松打虎那回,说吊睛白额大老虎只有“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武艺。那么,腾、挪、跳、窜、抓,就不算了?再说,老虎会被武松抓住脑门按在地上拳打脚踢?那不是老虎,那是病猫。还有,李逵连杀四虎,前三只就不说了,最后那只雄虎也被一刀割断气管,退不到五七步就呜呼哀哉了。那不是真老虎,那是纸老虎。至于解珍、解宝兄弟,根本就没有打虎那回事。那是老虎自己不小心踩着了机关,屁股上中了药箭,后来滚到山下庄园里死去的。再说,水浒里的一百单八将中,有十一位的绰号与虎有关。按常理,带“虎”字的将军勇猛异常,座次应该排得靠前一些。但不是,他们没有一个进前二十的。插翅虎雷横居第二十五位,其他人都在第五十名以后。其中,有几位实在不配一个“虎”字。比如,矮脚虎王英贪财好色,就是渣男一个。再比如病大虫(老虎的别名)薛永,只是一个街头卖艺的。那个打虎将李忠,其实是个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还有母大虫顾大嫂,也不过是个“笑迎八方客”的酒店老板娘。施耐庵老先生为这些人起个带“虎”字(或者“大虫”)的绰号,简直是对老虎的莫大侮辱。
《西游记》中的老虎,即使成了精本事也不怎么地。最厉害的虎力大仙在车迟国做大国师,他与孙悟空比赛砍头,不料孙猴子拔根毫毛变作一只大黄狗把他的头给叼走了。虎力大仙找不着头,自然就只有死了。我猜想,吴承恩贬低老虎是为了衬托孙悟空的本领高强。文学手法,无可厚非。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的猛将许褚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回合,不分胜负。鸣金收兵后,曹操拍着他的脊梁说:“真‘虎痴’也!”许褚得意之色跃然脸上。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个个都是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之首的英雄。罗贯中先生才是老虎的“铁粉”。
《红楼梦》写的是大观园里才子佳人的故事,突然跑进一只老虎当然说不过去。但是曹雪芹还是借书中人物之口,多次说出带“虎”字的成语,比如“骑虎难下”“坐山观虎斗”等。可见,老虎在中国文化中是多么深入人心!
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对老虎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虎啸风生”,真是八面威风。但有人写“调虎离山”,老虎似乎傻不愣登。有人赞扬“猛虎出山”,英勇无敌。也有人说它凶恶无比,比如“虎视眈眈”。
“谈虎色变”这个成语,极力渲染出老虎的凶残可怕。其实,老虎也有温柔的一面。鲁迅在一首小诗中写了这么两句:“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小於菟就是小老虎。翻译过来颇有人情味:“知不知道,呼啸山林的老虎也会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照看它的小宝贝儿。”
老虎也有憨厚的一面。那天,狐狸撞在了虎口上,急中生智编瞎话说:“天神已封我做了百兽之王,你不能吃我。”老虎似信非信。狐狸说:“你跟着我,看看山中的那些禽兽怕不怕我。”老虎真的跟过去了,结果动物们看见老虎,纷纷逃去。狐狸说:“我没骗你吧?”老虎眨眨眼,竟然相信了狐狸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