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火炬手刘博强:轧钢工转行制冰,4年完成从“火”到“冰”的跨界

隆冬时节,首钢园的秀池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这里曾经是高炉冷却水的晾水池,如今已经成为园区一处灵动的风景。
随着首钢园工业遗存变身文创空间,首钢的工人也在经历转型。刘博强以前是首钢的轧钢工,如今,他是为国家队备战冬奥会提供驻训服务保障的制冰师。
在钢花四溅的车间里,刘博强就见证过“工匠精神”。多年后,他把这种精神延续到首钢“四块冰”的工作中。作为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刘博强被选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制冰|火炬手刘博强:轧钢工转行制冰,4年完成从“火”到“冰”的跨界
文章插图
冬奥火炬手刘博强。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木易 摄
轧钢工转行制冰
43岁的刘博强个子高高的,穿了一身带有冬奥会Logo的白色羽绒服,像运动员一样有精气神儿。“搁以前,我可不敢穿这么干净。”
在首钢园标志性的三高炉下,刘博强手向南指,“咱们现在位于首钢北区,我曾经在南区的轧钢车间,工作了将近20年。”
在热气腾腾的车间,他做过轧钢工、焊接工、维检工,干的是又苦又累的活儿。有一次,他钻到轧机后面更换油管,拧开一个直径30厘米的螺丝,干完活儿出来,身上、脸上沾满了油渍,同事完全认不出他。那时的他不曾想到,未来的工作环境会发生巨大变化。
2016年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北京园区后,老厂区的精煤车间、运煤车间陆续改造成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四块冰”——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四个场馆,用于国家队训练。
喜欢踢球的刘博强从来没关注过冰上运动,“只是在小时候玩过冰车。”但他还是好奇,报名参加了制冰和扫冰培训。2017年7月,刘博强前往首都体育馆学习,开启了他的制冰之旅。
“制冰不是往地上泼点水就完事了,要掌握冻冰、修冰、融冰的全部技能,这里面门道儿很多。”刚开始接触制冰,刘博强就意识到这并非易事。为了多学一点,他休息日也不闲着,跑到首体帮师傅们干活儿。
3个月后,“学徒”刘博强带着扫冰手艺回到了首钢,当时他还接触不到核心的制冰步骤,但已将制冰机的使用操作规程等“知识点”默默记在了笔记本上。
【 制冰|火炬手刘博强:轧钢工转行制冰,4年完成从“火”到“冰”的跨界】彼时,首钢的场馆已经陆续启用。早上7点,运动员开始训练,刘博强4点就要起床,5点就要抵达冰场清理完毕。下午4点,运动员结束训练,他又回到冰场继续修冰,干到晚上10点,到家已经11点了。不久后,勤快的刘博强被分到冰壶馆辅助制冰。
制冰|火炬手刘博强:轧钢工转行制冰,4年完成从“火”到“冰”的跨界
文章插图
冬奥火炬手刘博强。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木易 摄
延续工匠精神,苦练“打点”
与其他场地相比,冰壶场地对平整度和滑度的要求更为苛刻。“一般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对场地平整度的要求是,任意3平方米区域高度差不超过2毫米,但冰壶场地平整度极细微的差别,都会对冰壶走向造成严重影响。”刘博强解释。
冰壶赛道和普通冰场不一样的地方,并非只是光滑的表面,而要有一层“小凸起”,专业术语叫“冰点”,目的是增加赛道滑度,方便冰壶滑行控制和刷冰。人工制作冰点的过程叫“打点”,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
冰壶赛道长45.72米、宽4.72米,从头到尾打一次“点”,规定时间是45秒,慢了或者快了都不行,考验的是力度、熟练度和精准度。
刚到首钢冰壶馆工作时,刘博强负责清理冰面,负责制冰作业的是加拿大顶级制冰师吉米的团队。但刘博强不甘于扫冰,他向冰壶馆的制冰师借来“打点”壶,每天背着40多斤的“打点”壶在马路上反复练习,2个多月后,他的右胳膊比左臂粗了一圈,也形成了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