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检验案件九千余起从未出错她是破译死亡密码的“女宋慈”

dn检验案件九千余起从未出错她是破译死亡密码的“女宋慈”
文章插图
受理物证检验案件九千余起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检事件

法医陈海英:破译死亡密码的“女宋慈”

□ 本报采访人员 黄 辉

□ 本报通讯员 黄传钢

第一次解剖,医学专业毕业的陈海英吐翻了。

“那种环境一时真的很难适应。”回想第一次“上手”解剖,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DNA实验室主任陈海英连连摇头,甚至觉得自己有些“狼狈”。但这并没有让她退缩,凭着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倔劲,在很短的时间内,陈海英便从医生的角色切换到法医职业上来。

陈海英告诉《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虽然法医和医生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之间却相差甚大。出现场、做物检、出报告,法医的艰辛程度远超常人想象,而且工作时经常面对的深夜解剖台和腐烂尸体,有时也让人恐惧畏怯。

从业18年来,从一名普通法医到DNA实验室主任,陈海英先后出现场500余次,参与解剖尸体百余具,受理物证检验案件9000余起,检验物证检材2.8万余份,出具物证检验报告5300余份,所做的鉴定全部被法庭采纳,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检事件。

奋战5天5夜锁定嫌疑人

陈海英大部分时间并不在办公室,而是在距离办公室几步之隔的实验室。

各式各样的检材,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公安局送到这里。每天一大早,陈海英都会熟练地穿戴好防护装备,然后迅速切入“实验室模式”。

每一份检材的背后,可能就是某个重大案件的破案密码,隐藏着案件的真凶。因此,只要踏进实验室,陈海英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宁都县湛田乡某村曾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该村村民曾某华及其儿子廖某涛、曾某燕及其儿子杨某航4人在家中被杀。案件发生后,引起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

当时,案发现场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视频监控。因无法找到有效的破案线索,案件调查一时陷入僵局,专案组民警都指望通过DNA破案。

正在休假的陈海英获悉后,连夜赶回DNA实验室,与同事巫启民并肩作战。“前期检验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分型图谱杂峰较多。”巫启民清楚地记得,当时为了进一步获得良好分型图谱,陈海英通过专业手段反复实验,最终获得了一条可靠的DNA信息。

实验报告上报后,专案组分批次送来了3000余份人员生物检材排查样本。经过5天5夜的连续奋战,专案组最终通过DNA技术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并将其抓获,成功破获此案。

此前,赣州市开发区也发生了一起杀害老人小孩的恶性案件。因为案发现场位于高校周边的宾馆,进出人员繁杂,人员排查如同大海捞针,陈海英夜以继日守在实验室比对了众多人员的血样。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加班熬夜,案件仍未突破。

陈海英没有放弃。一天傍晚,已过下班时间,她决定再试一试。跟往常一样,反复比对排查样本、分析数据……突然,一张图谱让在场民警激动不已,再三比对后,确定排查的某份血样与现场检出的信息存在关联,经仔细甄别,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微。

断裂木棍上检出重要信息

在赣州刑警的眼中,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后,只要陈海英到场,就能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责任心非常强,碰到疑难案子,总能想方设法撕开口子。”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一起起毫无头绪的刑事案件,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陈海英就是案件背后那个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