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

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
文章插图
戏说生肖石
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
文章插图
五、龙石
诗曰:
遨游波涛中,腾飞云雾间。
呼风又唤雨,兽身变神仙。
我那天在洛河滩拣到这块“龙石”,喜不自禁地向石友们炫耀。一位石友感叹:“是缘分啊。”我说:“可惜不见龙尾。”他说:“你没听说过‘神龙见首不见尾’吗?”我顿时恍然大悟,再无遗憾了。
专家说,龙是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有考古成果为证。不过有文字记载,很早的时候龙和牛马一样是畜类。《左传》说:董父给舜帝饲养龙,舜帝赐给他一个氏族名,叫“豢龙氏”。刘累为夏后孔甲驯养龙,叫“御龙氏”。由此看来,他们就是“弼龙温”。《史记·夏本纪》还说:刘累为孔甲养了一公一母两条龙。后来母龙死了,刘累把它的肉做成肉酱献给孔甲。孔甲觉得味美无比,吃完了又向刘累讨要。刘累害怕孔甲没完没了,就连夜逃走了。龙被玉帝列为十二生肖之一,也证明它的确是兽类。不然,它怎么会甘心与牛马猪狗为伍?
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
文章插图
龙被神化,自汉代始。《史记·高祖本纪》载:一天,老刘两口子在滩地里收割芦苇。突然间,刘婆娘所在之处电闪雷鸣,乌云罩顶。老刘慌忙跑过去一看,一条龙在给他戴绿帽子。但是,老刘既无力阻止,也无胆叫骂,只能咬碎牙往肚里咽。后来,刘婆娘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取名刘邦。那就是“龙种”,是“真龙天子”。为了神化自己,竟然允许(或许是指示)一些御用文人胡编乱造神奇的故事,去抹黑老妈。如此流氓手段,水平也真够可以的了。
楚汉相争,两军在荥阳广武山隔着鸿沟对垒。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吊起来,在旁边支起一口大锅,向刘邦喊话:“不投降,就煮了你老爹!”他哪里知道这个老刘并非对面那个大刘的亲爹?但刘邦知道,于是回答说:“中,也分给我一杯羹吧。”
汉代以后,龙成了皇家的专利,什么龙袍、龙椅、龙撵、龙子龙孙等等。皇帝身上除了不雅之处,皆可冠以“龙”字,以示尊贵。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一部《西游记》,把龙系统地、全面地神化了。从此,龙不仅会腾云驾雾,能呼风唤雨,还被玉皇大帝封为一方海域的“王”。龙族从此脱胎换骨,成了神仙。但是,他们只能在自己管辖的海域内作威作福,而不能到天宫去列于仙班。原因是他们相貌丑陋,不受王母娘娘待见。后来,龙的子孙繁盛起来,便跃出大海往陆地上去就业。这些“龙二代”“龙三代”吹嘘涝能排洪,旱能布雨。不过,他们是“有偿服务”,要建庙宇,塑金身,上供果,磕头跪拜才肯工作。于是,全国各地龙王庙如雨后春笋,旱、涝时人们都去顶礼膜拜,祈求泥胎龙王的保佑。洛宁人胆子大,遇到那些享受香火却不作为的龙王,就把他们从庙中抬到日头底下暴晒。传说,不过七天准会下雨。看来,这些“龙王”也是欺软怕硬。到清朝,龙上了国旗。“黄龙旗”是大清王朝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龙跌下神坛化作一个文化元素符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
文章插图
【 张泽民|戏说生肖石——五、龙石】作者简介:张泽民,1949年生,陈吴乡陈吴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曾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