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以老带新挑战极限北京密云消防极端条件下练“冰潜”

密云|以老带新挑战极限北京密云消防极端条件下练“冰潜”
文章插图


隆冬时节,北京密云山区天寒地冻、呵气成霜。为强化消防救援人员在极端环境下的救援处置能力,1月25日至27日,北京市密云区15名消防救援人员伴随着风雪在冰层上集结,锤炼“冰潜”。
“器材装备检查完毕,可以下水!”在辅助人员一系列细致检查后,两名消防员已装备齐全,准备入水。“气瓶压力180Bar,深度表归零,方位120度......”在2名潜水员再次确认各自潜水装备完好后,发出下潜手势,一
此次训练的科目是冰洞穿越,要求队员们通过“指北针”水下方位定向,完成从一个冰窟窿到另一个冰窟窿的冰下穿越作业,两个冰窟窿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30米。
为确保安全,训练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分组实施,下潜期间,潜水员身上除了携带的装备,还系有一根漂浮绳,这根绳既是安全绳,也是信号员与潜水员之间沟通联系的信号绳。
两名潜水员下潜到水底后,第一时间通过漂浮绳发出信息,通知冰面上的队友“我已到达水底”,队友拽动绳索回复“已收到”,并做好记录。
密云|以老带新挑战极限北京密云消防极端条件下练“冰潜”
文章插图


“拽动绳索是一种特殊的联系方式,‘拽动’次数的多少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信息,连续拽动3次就代表情况异常,水下人员应立刻返回。”一名队员介绍说。
冰下作业不同于岸上,在封闭的环境下,队员们要接受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即使在水中遇到紧急情况,也必须找到出口才能浮出水面。
【 密云|以老带新挑战极限北京密云消防极端条件下练“冰潜”】虽说没有时间限制,但一个气瓶的气量一般只能提供20分钟的作业时限,这就在时间上有了硬性规定。“不管是训练还是实战,我们也要确保自身安全。”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赵强说,队员们在冰潜训练时一旦身体出现寒颤或气瓶中气量用掉四分之三时,便需做好浮出水面的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对老队员来说,冰下30米的距离在不遇到杂草缠脚等特殊情况下,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来完成。“在水下的第一感觉不是冷,当找到出口被‘提溜’出冰窟窿,才是真正感觉到突然一阵寒意袭来。”在完成冰洞穿越科目后,队员们脸上被冻得通红,衣服上也瞬间结上了冰碴。
密云|以老带新挑战极限北京密云消防极端条件下练“冰潜”
文章插图


据悉,在3天的集中训练中,15名队员用滚烫的身躯战严寒、斗冰雪,先后进行了水下潜水基本技能、中性浮力调节、冰洞穿越、水下搜索等科目的训练,水域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冰洞穿越科目训练主要是为了锻炼队员们封闭环境下作业适应能力,通过适应性训练来提升身体综合素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作业,一方面需要丰富的训练、实战经验,更多的是靠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刘东介绍说。这样的训练每年都会有,为确保水域救援战斗力不减,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专题参训议训,定期选拔消防员参加“以老带新”培训,以此达到人员配备梯次化。近年来,水域救援队不仅成功处置了辖区内的水域救助事故,还是参与到全市各地的水域救援行动中,彰显了“能打仗、打胜仗”的打赢能力。
通讯员 饶继猛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董振杰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