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在2021年11月24日的盲道公益诉讼案听证会上,人民监督员王耀提出: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人民监督员
王耀
对该案的监督要继续下去,我们要再对现场整改情况“回头看”。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春节后的第一周,闵行检察院即刻组织人民监督员王耀、周锋对盲道现场“回头看”,“验收”整改修缮工程。
再对现场“回头看”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整改前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整改后
问题整改得怎么样了?这是人民监督员十分关注的,也是回应人民监督员意见的重要内容。为此,该院检察官陪同人民监督员再次实地走访了莘庄地铁站南广场出口处。“这里的盲道比去年我们来看的时候好多了”,看到现场后,人民监督员王耀说。
肉眼可见的整改效果,离不开人民监督员一以贯之的支持。事实上,在此次接受监督前,人民监督员已对该案监督评议3次,涉及整改方案的讨论、检察建议的研究提出等多个阶段。
从听取人民监督员建言“怎么做”,到此次邀请评议“做得怎么样”,该案接受监督中呈现的连贯性,让检察官在推动工作全程更有十足的动力。
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
实现“盲道不是盲区”的目标,还需要做什么?在现场实地走访后,检察官和人民监督员再次进行座谈交流。
人民监督员高度肯定检察机关履职成效,认为“案发地点处于界面不清处、区域交界处、城乡结合处的‘三不管’地带,如今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做到了‘三都管地带’”;并希望“继续做好督促工作,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齐抓共管,巩固效果”。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此外,检察官也以该起案件为样本,以点带面地向人民监督员通报公益检察室的办案数量、线索来源、工作难点等;人民监督员对深度参与监督评议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双方达成共识,着力在“真建言”与“真监督”中,把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事情一起做得更好。
推动工作不止于个案
围绕该案接受监督中的有益经验做法,人民监督员与检察官们一同研讨交流。
“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到法律之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我们申请的时候也会注明特殊需求,后续市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定向选派相关人员参会,这样我们接受监督的效果也更好”,该院第六检察部负责人谈到。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
文章插图
人民监督员
周锋
我非常愿意为公益诉讼检察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位人民监督员具有市政建设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多次监督评议活动中提出“金点子”。
【 公益诉讼|盲道不是盲区人民监督员现场来“验收”】能为接受监督的案件精准匹配到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人民监督员,得益于该院在办理该起案件中积极运用“随机抽选为主,指定人民监督员为辅”的人员定向确定机制。这是该院公益诉讼案件接受监督的“经验之谈”。针对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该院以“会场研讨+现场监督”的方式开展监督评议;在聚焦公益诉讼办案关键环节,不止于“怎么办”的对策办法,还延伸至对整改效果的“回头看”,坚决杜绝接受监督工作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