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帝朱厚照生平:体恤爱民却死于贪玩( 二 )


可惜他太兴奋了,走过一座桥的时候,把玉簪颠到河里去了 。这是信物啊,丢了怎么行!于是他让三军停住,下河打捞 。捞了一天,没捞到 。捞了两天,还没捞到 。大臣们急了,天神,这是去打仗啊,兵贵神速,这么磨磨蹭蹭的,非出问题不可 。陛下,你就不用以玉簪为信物,直接传一道旨,让刘娘娘来就是了吧!那怎么行,朕一言九鼎,说过的话怎能改变?再说了,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情调?又再在河里捞了一天,还是没捞到 。武宗很沮丧,不得不派人去通知刘贵妃 。谁知道那刘贵妃竟然不来!陛下不是说要以玉簪为信物吗?没有玉簪,本宫不去!武宗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去一趟 。
如此一折腾,那叛王早已见城攻城,见寨拔寨,形成了很大的气势 。南赣巡抚、大哲学家王阳明再也坐不住了,带上大军,三下五除二就把叛王给灭了!消息传来,明武宗气得吐血!朕要亲征,朕要建功立业,朕要升官,你帮朕打什么?明武宗对王阳明一千万个不满,却又不好埋怨!就装不知道,一直往南走,还要去打!最后王阳明上奏,对自己只字不提,只说是皇帝御驾亲征,把叛王吓得自缚双手来见,武宗这才作罢 。
明武宗的结局也很离奇 。他在一场装扮成渔民捕鱼拉网的过程中,由于网太重,船失去平衡,掉到河里呛了水,从此身染重病,年纪轻轻,31岁就此殒命 。
武宗所有这些怪异行为,为什么当时的大臣以及后来的史家都不理解呢?因为在他们的字库里,没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可以用来定义他 。说他是荒唐昏君吧,又不算,毕竟他虽然宠幸刘瑾等太监,但也亲手把刘瑾拿下;说他纵情声色吧,但似乎也没有耽误什么,和历史上的那些酒色昏君,完全是两回事 。而且他任用的宰辅都是一流人物,几乎没有奸臣,国家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危机 。而且他还经常御驾亲征 。绝不能说御驾亲征是瞎胡闹,明太祖、明成祖不都经常御驾亲征么?怎么能到明武宗那儿就成瞎胡闹了呢?唉,真是难为咱们的史官了!
网络配图

现在有些学者用“个性解放”来定义明武宗 。作为处在资本主义萌芽间断的明朝中晚期,明武宗的那些行为,完全符合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但是,这多多少少有点以概念框人的做法,再说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明武宗好像都与资产阶级不搭边吧 。
要我来说,我觉得应该是明武宗非常不喜欢他作为“皇帝”这种角色 。他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想逃离这个角色,回归平民,像平民一样从低到高,从无到有,建功立业 。他为什么不喜欢“皇帝”的角色呢?很简单,咱们这些老百姓在羡慕皇帝的同时,其实皇帝也在羡慕咱们这些平常百姓 。皇帝一生下来就是站在人生的最高峰,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站在最高峰,便意味着不再有上升的空间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在进步中,他的快乐才会持续,幸福指数才会一步步变高 。否则,就算整天花天酒地,三宫六院,也有腻烦的时候 。你让他如何快乐得起来?但是明武宗的悲剧就在于他是皇帝,他身上有江山社稷家国天下那样沉重的责任 。他不可能背弃这种责任,不能改变他的角色,所有的人都要求他按照这个既定的角色来扮演他的一生,他背离了,大家都觉得不是滋味!唉,皇帝也是不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