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平天国的洋枪队是怎么来的?结局如何?( 二 )


且说 , 奥加伦接管了常胜军后 , 表现令人失望 。他在攻打太仓一战中 , 吃了一个大败仗 , 死了一百九十人 , 伤了一百七十四人 。
于是 , 李鸿章跟驻上海英国军方达成协议:常胜军的饷银由淮军统发 , 成为中国的正式军队 , 并通过英国陆军司令斯泰夫莱保荐英国人戈登担任洋枪队的第三任统领 。
戈登与华尔、白齐文不同 , 他不是冒险家 , 而是正规军官 , 在英国陆军中已经官至少校 , 并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 是个出色的指挥官 。接任后 , 戈登指挥常胜军屡战屡胜 , 为清廷成功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 被同治帝赐予领提督衔、赐穿黄马褂、戴孔雀花翎 , 英国媒体一致称他为“中国人戈登” 。
这么一来 , 白齐文要重新染指常胜军已经彻底没戏 。
一怒之下 , 他纠集了一伙因拥护他而被常胜军开除和自动脱离常胜军的旧部 , 又增募了若干在上海洋人流浪汉 , 在松江附近抢得一艘汽船 , 直驶苏州 , 投奔了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 。
谭绍光对白齐文的意外来投喜出望外 , 大摆宴席 。
从此 , 白齐文正式成为了太平天国的一员战将 。
当然 , 白齐文是不会满足于这个的 , 他少年时的梦想还没泯灭 。
为此 , 他首先得致力于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 。
由此 , 他先后数次潜回上海 , 招集旧部前往苏州 。他还“策反”了曾在清军小炮船“高桥号”当船长的钟思和其他几个士兵在青浦抢夺“高桥号”小炮船 , 成功驶回了苏州 。
一来二去 , 白齐文大获谭绍光的好感 。
谭绍光认为白齐文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太平天国在奔走 , 可怜他的新组建起来的“洋枪队”人员太少 , 就很豪爽地从太平军中挑选了两千多人交给他训练 。
在白齐文眼里 , 这两千人还是太少 。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 , 白齐文又做出了一个决定 , 亲自到天京谒见忠王李秀成 , 提出要节制一支部队 , 并拥有自主行动的权力 。
这 , 就是想成为军阀的迹象了 。
面对这个曾经数次打败过自己的洋兄弟 , 李秀成并不怀疑他的作战能力 , 而忌惮他的野心 , 客客气气地款待了他 , 却始终回避交拨给他一支军队管理的事 。
白齐文没办法 , 只好亲力亲为 , 继续为创建自己的“常胜军”而努力 。
白齐文在原“常胜军”官兵中威望很高 , 随着他的活动力度不断加大 , “常胜军”中的跳槽现象越来越严重 。
李鸿章大感恐慌 , 崩紧神经 , 加强了对“常胜军”官兵的控制 。
李鸿章在1863年8月向朝廷奏报说:“现在苏州贼势亦蹙 , 吴江复后我军进步较快 。惟白齐文回沪 , 闻已密投苏贼 , 招募外国流氓百余人陆续投往 , 并有代购洋枪炮情事 , 英国文武各官皆走相告 。”
因为李鸿章的严密防范 , 白齐文不但难于招揽兵员 , 他好几次大批购买军火的行动也被破坏了 。
白齐文折腾了一番 , 所能指挥的却只有那支“洋枪队”和“高桥号”小炮轮 。
而往后 , 太平天国的局势越来越不利 , 白齐文建议李秀成放弃苏州、天京 , 孤注一掷 , 集中力量全力攻打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