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MBTI爆火 这样贴“标签”真的好吗?( 三 )


也有网友表示 , 相较于其他人格测试 , MBTI最受欢迎的一点是 , 无论测试者属于哪种人格 , “解释都是相对积极的” 。
MBTI是新型星座迷信?
MBTI不仅是认识自我的工具 , 部分网友也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去寻找交友对象 。
“INTJ女 , 智性恋 , 99年巨蟹 。 ”
“ENFP或者ENTP勿扰 , 可能喜欢INTJ或者INTP 。 ”
“我的感觉就是 , 遇到INTJ一定要和他结婚!!!”
主打年轻群体陌生人社交的社交软件soul直接将MBTI借鉴为产品内的固定机制“灵魂测试” 。 每位用户在使用之初都需要答6道选择题 , 其将根据用户的作答结果将用户在“外向/内向”“抽象/具体”“判断/直觉”“理性/感性”四个维度进行定位 , 并根据定位计算出和其他用户的匹配度 。
袁润也观察到目前MBTI圈中出现了鄙视链和刻板印象 。 “可能有人为了节省自己的认知资源 , 就会把人往刻板印象里面套 。 而且现在还有人对人格有歧视链和优越感 , 觉得自己是INTP或者INTJ , 智商就比别人高 。 ”
事实上 , MBTI不是万能钥匙 , 人类不可能只分成16种人格 , 而且每个人格内部也存在差异 。
也有网友对MBTI的专业性提出质疑 , 有网友评论称 , “几乎每一道题都想反驳出题者 , 有歧义 , 不严谨” 。 还有网友表示 , “MBTI不就是新型星座迷信吗?废话不少 , 干货没有 。 ”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朱娜娜已经做过三四次MBTI测试 。 “不止一门课的老师曾经在课上介绍过MBTI测试 , 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把它当做人格测试工具 , 由此来看职业匹配度” 。 朱娜娜说 , “但老师也说对于MBTI不能完全相信 , 我自己测过三四次 , 每次结果都不一样 。 ”
许多网友也在微博上表示 , “测了好几次MBTI , 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同 。 ”
心理学界如何看待MBTI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材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人格心理学》中介绍 , MBTI表面效度高 , 而容易作伪 , 且MBTI中文版的跨文化效度也未得到验证 。
牛津大学研究者米尔维·艾姆蕾在其2018年出版的《性格经纪人:迈尔斯·布里格斯的奇怪历史及性格训练的起源》中梳理了MBTI的发明、发展史 。 她在研究中发现MBTI扮演了一个非常温和的角色 , 由于MBTI所给出的评价都为积极正向的话语 , MBTI“使员工相信 , 雇主正在寻求他们的最佳利益 , 或者对他们的自我实现感兴趣 , 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并没有 。 ”
对话
MBTI测试是否利于社交和就业?
对于MBTI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芳也提出了她的看法 。
王芳表示 ,MBTI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测验” , 大量应用于企业培训、职业咨询以及个人成长等领域 , 全球每年约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测试 , 它在商业推广上相当成功 。 MBTI因为具有可以把人快速分类的功能 , 在这个快速变化、讲究效率的时代里 , 当大家亮出这个具有一定“共识性”的标签 , 可以起到让人们迅速对一个陌生人有所了解并形成第一印象的作用 。 另一方面由于类型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群体 , 人们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 , 这四个字母有一种“对暗号”找到“自己人”的感觉 。 此外有几个被认定为较为稀少和独特的类型 , 人们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自我确认和归属感 。 正因为具有这些功能 , MBTI从一种单纯的人格测量工具进而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性 , 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交工具 。 这就跟星座的道理类似 , 不过MBTI是个心理学界的工具 , 听上去也更为科学 , 传播和接受的合法性会更高一些 。 再加上玩梗、模仿的流行等使之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