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突厥是怎么建立的?后突厥的发展及灭亡史( 三 )


与唐和好
707年(景龙元年)冬十月,唐朝任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击败来犯的后突厥军 。过去,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 。张仁愿趁默啜西征突骑施之机,乘虚而入,夺取漠南,在黄河北筑三座受降城 。中受降城在令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 。三城首尾相应,截断了后突厥南侵之路 。又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设置烽候1800所 。从此,后突厥不能越山南下放牧,朔方不再遭其寇掠 。唐朝因此减少镇兵数万人 。
711年(景云二年)春正月,默啜遣使请和,唐睿宗李旦同意 。三月,唐以宋王成器之女为金山公主,许嫁默啜 。冬十月,唐御史中丞和逢尧出使后突厥,劝说默啜穿戴唐朝服饰 。于是默啜“襆头,衣紫衫,南向再拜,称臣”;并派遣其子杨我支持勤及该国宰相等随和逢尧朝觐唐睿宗 。唐帝授予杨我支右骁卫员外大将军官衔 。712年(先天元年)夏六月,唐左羽林大将军孙佺等在袭击奚与契丹时,被奚族大首领李大酺俘虏 。李将他们送交默啜 。默啜杀之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废除与默啜的婚约 。
默啜既无法南侵,改向西域扩张 。714年(开元二年)春二月,他派遣其子同俄特勤和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等进攻北庭都护府,被都护郭虔瓘打败 。同俄被擒杀 。后突厥曾表示愿意付出军中全部衣资器仗赎取同俄,及知其已被杀,三军痛哭而撤退 。闰二月,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因失去同俄特勤,不敢回去,与其妻投唐,被封为燕山郡王,授左卫员外大将军 。
默啜势力日衰,欲依靠唐朝的威望,以号令北方其它各民族 。
714年夏四月,他又向唐皇室遣使求婚,并自称“乾和永清太驸马” 。
默啜年老以后,更加昏庸暴虐,属部纷纷离散 。
714年秋九月,葛逻禄等部首领至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降唐 。十月,原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禄屋等部至北庭都护府归降 。降唐的十姓部落前后共1万多帐(户) 。
715年(开元三年)春二月,默啜之婿“高丽莫离支高文简,与跌都督思太,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鹘屈颉斤、苾悉颉力,高丽大酋高拱毅”等率领1万余帐,脱离后突厥,至唐朝边境归附,被安置在黄河南面原先降唐突厥居住过的地区 。高文简被封为辽西郡王,其余首领封郡公 。
同年秋,默啜进攻九姓铁勒 。九姓首领思结都督磨散等降唐 。
716年(开元四年)夏六月,默啜北征九姓铁勒拔曳固(拔野古)部,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大破该部 。默啜恃胜轻归,毫无防备,途遇拔曳固溃散的战士颉质略突然从柳林中跃出,将他杀死 。当时唐朝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出使在突厥,颉质略便和他一起将默啜的首级送至唐都城 。九姓铁勒中的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部一起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军(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东北马邑)北 。
默啜的儿子小可汗继位,但被前可汗骨咄禄之子阙特勤杀死 。默啜的诸子和亲信全部被杀 。阙特勤拥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为后突厥君主,是为毗伽可汗 。毗伽任命阙特勤为左贤王,掌管全部兵马 。
毗伽可汗初立时,许多属部已经离散,留下的也不稳定,形势很困难 。他任用其岳父暾欲谷为谋主 。暾欲谷是后突厥旧臣,虽已七十多岁,但老谋深算,本民族人很信服他 。他对毗伽可汗起了很好的辅佐作用 。河曲的突厥降户跌思泰、阿悉烂等听到毗伽可汗即位的消息,纷纷返回后突厥 。毗伽既得思泰等来归,力量壮大,准备南侵唐朝 。暾欲谷认为:“唐主英武,民和年丰,未有间隙,不可动也 。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毗伽又想筑城,并立佛寺道观 。暾欲谷告诉他:突厥人口只及唐朝人口的百分之一,所以能与唐为敌,正在于游牧生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又从事射猎,人人习武,力量强的时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唐朝的军队虽然多,也奈何我们不得 。如果筑城居住,一旦失利,必遭围歼 。释、道两教劝导人们仁慈柔弱,不是用武争胜之道,不可推崇 。暾欲谷准确地分析客观形势,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制定自己的战略战术,深得毗伽可汗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