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针虫,要如何防治?( 四 )


5、花生新蛛蚧
发生规律 新黑地珠蚜一年发生1代,以2龄幼虫(球体)在10~20cm深的土中越冬 。翌年4月份雌成虫出壳,之后钻入土中,5开始羽化为成虫,并且交配产卵,交配后雄成虫死去,等产卵后雌成虫也相继死亡 。卵期20~30天,6月上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1龄幼虫孵化盛期 。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1龄幼虫在土表寻找到寄主后,钻入土中,将口针刺入花生根部,并定下来吸食为害 。经过1次脱皮后变为2龄幼虫,呈圆珠状,并且失去活动能力 。在大量吸食花生根部营养的同时,球体逐渐膨大,颜色逐渐由浅变深 。7月上中旬是2龄幼虫危害盛盛期8月上旬逐渐形成球体,9月份花生收获时大量球体脱离寄主,随着腐烂的花生根系脱落留在土壤中开始准备越冬 。少量球体随花生带入场内,混入种子或粪肥中越冬以向外传播 。该球体生活能力极强,若当年条件不适宜,可休眠到第2年、第3年,待条件适宜时继续发生为害 。
防治方法 花生新蛛蚧主要为害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因此与小麦、玉米、芝麻、瓜类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减少土壤中越冬虫源基数,减轻为害 。6月份在幼虫孵化期结合深中耕除草,可破坏其卵室,消灭部分地面爬行的幼虫 。6月中旬是1龄幼虫孵化期,此时结合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抑制地面爬行幼虫活动,可杀死部分幼虫 。若浇水时结合施药,效果更好 。施药防治时要抓好防治适期 。
播种期防治,花生播种时,每50%辛硫磷颗粒剂2.5kg对细土30~50kg配成毒土盖种 。也可以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0.2~0.25kg加水适量,拌细土30~40kg配成毒上撒施 。还可以用种子量0.2%的50%辛硫磷乳油拌种,防治效果均较好,同时还能兼治**害虫等害虫 。
生长期防治最佳施药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若施药过晚,其珠形体外壳己经加厚,极难用药治理 。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200~300ml/亩、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3.0kg加细土30~50kg制成毒土,顺垄撒于花生棵基部,然后覆土浇水 。也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1200倍液、26%辛?吡乳油500~1 0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倍液直接喷洒到花生根部,效果很好 。(延边 边照伟) 。
什么是金针虫,要如何防治?
危害特点

什么是金针虫,要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又名沟叩头虫,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 。幼虫取食种子、幼芽、菜苗根部,使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在生长期间,从根或**茎上蛀洞或截断,在叶柄基部蛀洞甚至蛀入嫩心;在贴地果上蛀洞,蛀洞外口圆或不规则,洞小而深,有时可洞穿整个果实,洞口常粘附泥粒 。
形态特征
沟金针虫成虫体长14-18毫米,扁平,体红棕至棕褐色,有金黄色短毛 。雌虫前胸发达,前窄后宽,触角为锯齿状,后翅退化 。雄虫体细长,触角线形,足较细长 。卵椭圆形,乳白色 。老龄幼虫体长20-30毫米,金黄色,有光泽,口器暗褐色,体背**有一纵沟 。
细胸金针虫末龄幼虫体长约32毫米,细长圆筒形,淡黄色,光亮,头部扁平,口器深褐色 。
生活习性
约三年完成l代 。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层中越冬 。成虫白天躲藏在表土中、田边杂草或土块下,夜晚在地面活动交尾,在土中产卵 。夏季气温高时,金针虫向深土层移动,停止危害 。秋季气温降低后,幼虫又回到升表土层活动危害 。一般沙性地发生较重 。
防治措施
(1)与水稻轮作;或者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定植前土壤处理,可用48%地蛆灵乳油200毫升/亩,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