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农药是什么?碱性农药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混用?( 四 )


酸性农药是什么?碱性农药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混用?

文章插图
1、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 。在初发病期,每亩用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视病情严重的连续喷2—3次,每次隔7—10天 。
2、防治柑桔溃疡病 。在初发病期,用500—600倍药液,均匀喷布于树冠内外叶面正反面,每隔10天施药1次,连续喷4次 。
3、防治柑桔疮痂病 。在春梢0.5厘米长时开始,用500—600倍药液,均匀喷布于树冠内外叶面正反面,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喷3—4次 。
4、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在发病初期,用400—500倍药液,均匀喷雾,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喷3—4次 。
5、防治黄瓜角斑病 。在初见黄瓜角斑病零星病斑时,用300—500倍药液,均匀喷布于黄瓜全株,每隔7天施药1次,连续喷洒3次 。
6、防治西瓜枯萎病 。结瓜初期(西瓜核桃大小),用300—500倍灌根1次,7天后以500—800倍粗喷施2次(根部喷湿为宜),最好在灌根时,离根距10—15厘米周围挖一个坑,防止药液流失 。
7、防治香蕉叶斑病 。在发病初期,用400—500倍药液,均匀喷布于叶片正反面,每隔10天施药1次,连续喷3次 。
8、防治姜瘟 。生姜齐苗后,发病初期用500倍液,对发病中心及周围的植株进行喷淋或灌根 。每隔10天灌1次,连续3—4次 。前期苗小每株1次灌250毫升药液,以后随着姜苗的长大逐渐增加到每株1次灌500毫升 。
上面介绍的是三种含铜杀菌剂,它们对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下面再介绍几种低毒、广谱性杀菌剂:
首先介绍三乙膦酸铝,又称乙膦铝、疫霉灵、疫霜灵、克霉、霉菌灵,属低毒内吸性杀菌剂 。可以喷雾,可以涂抹,还可以灌根施用 。
主持人:可以防治哪些病害呢?
老师:可以防治蔬菜霜霉病、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烟草黑颈病 。
1、防治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
2、防治荔枝霜疫霉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
3、防治烟草黑颈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100倍液,基部喷雾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或每株2克加水灌根 。
注意:三乙膦酸铝不能与酸、碱性药剂混用 。
上面介绍的是三种含铜杀菌剂,它们对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下面再介绍几种低毒、广谱性杀菌剂:
首先介绍三乙膦酸铝,又称乙膦铝、疫霉灵、疫霜灵、克霉、霉菌灵,属低毒内吸性杀菌剂 。可以喷雾,可以涂抹,还可以灌根施用 。
可以防治蔬菜霜霉病、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烟草黑颈病 。
1、防治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
2、防治荔枝霜疫霉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
3、防治烟草黑颈病 。用4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100倍液,基部喷雾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或每株2克加水灌根 。
注意:三乙膦酸铝不能与酸、碱性药剂混用 。
第二介绍亚胺唑,又叫霉能灵,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是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真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尤其对柑桔疮痂病、葡萄黑痘病、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以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为例:
1、防治梨黑星病,于发病初期,用1000—1400倍进行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5—6次 。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的间隔期可适当缩短,该药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