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潍坊:青春“红马甲”传递幸福与文明

“小蓝位”限时免费停车位,有他们的悉心劝导;困境儿童的“希望小屋”,有他们的温馨帮扶;街头巷尾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奏响“红蓝交响曲”
“同志您好,您的车没有按照箭头方向停放,麻烦您调个头吧。”在潍坊市奎文区新华甲巷,一名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在路边“小蓝位”旁,对正在停车的车主进行文明劝导。
自潍坊市委开展限时免费停车这一惠民工程后,“停车难”这一困扰广大市民的长久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街头背巷的“小蓝位”成为了潍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积极引导市民充分享受这一惠民举措,潍坊的青年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走近“小蓝位”,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对限时免费停车进行文明劝导。潍坊各级团组织也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团干部带动家人、辐射社会,吸引更多青年志愿者参与,并联合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培训,让限时免费停车志愿服务更加专业、更有温度。

市委|潍坊:青春“红马甲”传递幸福与文明
文章插图

一名志愿者正在对车辆放置温馨提示卡。
目前潍坊各级团干部带头认领服务路段200余处,开展限时免费停车志愿服务累计2500小时,带动全市青年志愿者参与限时免费停车志愿服务1.5万人次。除此之外,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引导有序公交乘车、推广使用普通话等文明劝导志愿活动,由点及面、由小促大地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使文明出行、文明用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浸润群众心底,融入日常生活。
用爱筑就小屋梦
崭新的橱柜、明亮的房间、柔软的床铺……这是一间原本地面坑洼不平、灯光昏暗的房间改造而成的“希望小屋”。“终于有了一间既宽敞又温馨的小房间了!每到周末,哥哥姐姐们还会来看望我,这也让我坚定了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社会的信心。”今年14岁的小童告诉采访人员,能够拥有这样一间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屋,是她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为让困境儿童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学习空间,团市委在全市发起“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得到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大力响应。他们积极走访各类家庭,为困境儿童送去必要的生活学习用品和常态化帮扶。在全市已建成的558处“希望小屋”的基础上,全市1100多名青年志愿者,按照2:1的比例,常态化结对帮扶550名受助儿童,为他们提供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1.2万人次,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1800多个。

市委|潍坊:青春“红马甲”传递幸福与文明
文章插图

志愿者为“希望小屋”捐赠取暖器。
孩子的成长既要“扶智”,更要“扶志”;既要有“物质焕新”,更要有“精神焕彩”。青年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心手相牵”感受城市、“希望少年行”红色之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触摸城市跳动的脉搏。据了解,目前全市有超过5000名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牵手关爱行动”等项目的号召,结对帮扶2000余名6至16岁农村儿童,实现对农村青少年群体的常态化联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市委|潍坊:青春“红马甲”传递幸福与文明
文章插图

“希望小屋”小主人感受城市。
冲锋防疫第一线
“小伙子,你看看我这健康码怎么打不开?”“同志,这疫苗接种后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啊?”这一幕出现在高新区新城街道社区设立的疫苗接种站。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潍坊的广大青年志愿者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