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蒙芳:给残障学生“无差别”的爱

“中国好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43岁的蒙芳已经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面对鲜花与掌声,她总是谦虚自称“蒙老师”,连续8年坚守在江西省西南边陲的一所特教学校,为折翼的天使缝补隐形的翅膀……

学校|蒙芳:给残障学生“无差别”的爱
文章插图
蒙芳带启音班学生参观校园作品展。
从零开始 重新出发 填补贫困县特殊教育的空白“读师范是因为家境贫寒,考虑到可以分配工作。”谈及早年的职业初心,蒙芳真诚而坦然。1987年毕业以后,她先后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多所小学任教,从语文教师升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务,教学成绩广受赞誉。
2013年,蒙芳被任命为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当时学校的主体工程尚未完工,并且是一座“缺老师、缺学生、缺资金”的“三缺学校”。在事业的黄金时期,一切从零开始,各种不看好的声音都未能阻止她临危受命,“之前的从业生涯比较顺利,接受这份工作,也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挑战自己”。
监督工程进度、办理机构证件、进行财产评估……很多工作她此前从未接触过,“我做好了万事开头难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困难多得出乎意料”。面对各项繁杂的业务,蒙芳觉得自己像一张白纸,“去律师事务所盖章办证,因为不了解具体程序、没准备好材料,我一天跑了5趟,着急忙慌地骑摩托车赶路,还在校门口摔了一个大跟头”。吃一堑长一智,在学校的建筑工地上,蒙芳开始给自己“疯狂补课”,逐一落实各项办学手续之后,又面临招聘和招生的问题。
在教科体局的支持下,蒙芳调取了全县学过特教专业的教师档案,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全职、兼职教师。“因为之前当地没有特教学校,仅有的五六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都去普校任教了。我们一开始招了两个,只来了一个,后来招了3个,只有两位老师最终受聘入校。”她反复致电当事人,积极开展思想工作,开学前,6名特教老师顺利到岗。其中,一位曾犹豫不决的女教师,后来在校工作期间找到了感情的另一半,更加坚定了内心的选择,并一直留任至今,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成为当地教坛的一段美谈,这也让蒙芳倍感欣慰。
【 学校|蒙芳:给残障学生“无差别”的爱】作为当地第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在招生早期却并不顺利。“有家长一接电话就很生气,‘谁告诉你我家电话的?谁说我家孩子是残障儿童的?’”很多家长似乎并不领情,反而相当排斥,蒙芳则回报以热情和耐心,持续“为爱发电”,最终在开学季迎来了第一批52名学生。
“刚开学就有学生出事儿!”一名叫作小祯(化名)的智力障碍儿童,在校期间径直撞上了一扇玻璃门,玻璃渣子碎一地,“就跟扎豆腐似的,碎片玻璃生生地扎进了孩子的皮肤里!”说起8年前的这桩事故,蒙芳依旧止不住地心疼。小祯送往医院救治,全校老师轮流陪护、送饭并全程协助落实保险理赔事宜,“一开始家长表示要索赔,看着我们全程陪着孩子从住院到康复,后来就绝口不提了”。
家长不再追究责任,并不足以让蒙芳就此吃下“定心丸”,小祯的事故给她敲响了警钟——这座刚完工的新学校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大部分路面都是硬化的,我们的孩子容易摔倒受伤。校园里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性物品,包括植被景观,新建的花坛里甚至连泥土都没有……”由于施工工地尚未收尾,蒙芳就带领老师们去工地刨土,回学校植草、种树、育花,这群特教教师还充分发挥“十八般才艺”,装饰教室和宿舍,并在走廊、墙壁上绘制漫画和板报,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