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朱颖:父母曾得到居委会的无私帮助 现在以感恩的心回馈社区|新时代 新市民 | 朱颖

长宁区虹仙居民区是一个万人老旧小区,除了11位居委干部外,还有500多位志愿者,39岁的朱颖是其中一位。她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她说:“我留学日本8年,父母多亏了居委会,现在我也要回馈社区,生活在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真好!”

青年志愿者朱颖:父母曾得到居委会的无私帮助 现在以感恩的心回馈社区|新时代 新市民 | 朱颖
文章插图
【 青年志愿者朱颖:父母曾得到居委会的无私帮助 现在以感恩的心回馈社区|新时代 新市民 | 朱颖】图说:虹仙居民区志愿者朱颖上门看望结对老人。王凯 摄(下同)
父母曾得到关爱
原来,朱颖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母亲还是一位残疾人。在朱颖不在身边的那几年,居委会经常关心慰问,点点滴滴帮助很多。例如,老两口虽然住在一楼,但是因为没有残疾人坡道,要出门还是需要走三级台阶。因此,每次朱颖的母亲要坐轮椅出门看病,只要打一个电话,居委干部就会上门帮她推轮椅出来,然后送她去医院。另外,老房子一楼容易有蟑螂,居委干部还会送上防蟑螂的药,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朱颖的父亲是楼组长,也是一位志愿者,以前朱颖就会经常帮助父亲发发宣传资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父母和年幼的儿子都需要有人照料,丈夫又工作繁忙,回国后的朱颖辞去了朝九晚五的日企工作,选择了相对自由的保险行业,并且在父母家附近借了房子居住。出于对社区的感恩、对志愿工作的兴趣,除了照顾家人和工作,善长时间管理的朱颖决定把更多的业余时间奉献社区。

青年志愿者朱颖:父母曾得到居委会的无私帮助 现在以感恩的心回馈社区|新时代 新市民 | 朱颖
文章插图
图说:虹仙居民区志愿者朱颖在疫苗接种点为居民讲解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
尽心尽力做志愿
从文明交通路口站岗到加装电梯宣传,从垃圾分类到疫情防控,从人口普查到劳动力调查,都有朱颖的身影。她会电脑会手机会日语,已经成了居委会的好助手。疫情防控期间,朱颖为居住在小区的日本人做翻译。人口普查时,和居委干部一起加班到凌晨。最近疫苗接种,朱颖总是第一时间更新朋友圈,发布最新的接种点和接种时间,向周围居民朋友乃至外卖员大力宣传。
因为疫苗接种需要手机登记,社区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朱颖就耐心地教老人。有的老人会不耐烦,“打个针,怎么还这么麻烦?!”朱颖就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有些老人手机没有流量,朱颖就连上热点,把自己的流量给老人用。
朱颖还结对了5对独居老人,她像女儿一样陪他们拉家常,听他们倾诉,关心他们的生活,有需要帮助代办的事情也会尽力去做。87岁的浦阿姨是朱颖的结对对象。去年12月,浦阿姨的丈夫去世后,浦阿姨非常伤心难过,无法自拔。朱颖就经常安慰她,鼓励她要为自己的幸福更努力更加油,尽量往前看。浦阿姨说:“小朱很可爱,以前不觉得,自从我先生‘跑’了后,感到如果没有小朱聊天,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虹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季强非常感谢朱颖这几年做的贡献,他说:“社区已经老龄化,非常需要年轻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朱颖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她很勇敢,就算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都是第一时间站出来配合我们的工作。她不计个人得失,没有分文报酬,工作分配从来不挑肥拣瘦,非常难能可贵。”
儿子也当志愿者
在虹仙居民区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的过程中,开展了很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活动,朱颖也带着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参与其中,没想到儿子也成了小小志愿者。
她告诉采访人员,在“小小银行家”的活动上,儿子学会了认识人民币,回去后还会向老人宣传新版人民币,宣传防电信诈骗。社区还组织小朋友给老党员、困难群众送慰问,组织老少结对活动、读书活动等,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也让孩子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