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组织线上交流会 与多国专家分享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

垃圾分类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路走来,我们踩过哪些“坑”,总结出什么教训,国外有什么好做法值得借鉴?
就此话题,7月9日,“无悔前行,垃圾分类的经验与教训”云端交流会在线上举行。交流会在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由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办,汇集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位零废弃专家。专家们分享国外有益经验,把脉国内近年来的垃圾分类实践,为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献计献策。
把脉国内实践:10项误区和无效做法,你避开了吗?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神器”反倒添堵——家里的厨余垃圾粉碎机,容易导致下水道堵塞,隔一阵就得请人疏通管道。“新宠”已然罢工——小区里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运行数月后就因企业破产而中止服务,不再能够积分返现了。
在过去的垃圾分类探索实践中,一些明显不合理或似是而非的做法,致使部分公共资源被浪费,垃圾分类成效受影响。
2016年末以来,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不少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城乡也正在部署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中。
“越是在充满希望的时候,越有必要识别出我们踩过的那些‘坑’,让先行者有所悟,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心主任毛达说。

万科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组织线上交流会 与多国专家分享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
文章插图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心主任毛达)
【 万科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组织线上交流会 与多国专家分享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垃圾分类的“坑”有哪些?
深圳零废弃与中国政法大学讲师陆健博士团队合作,通过桌面研究、专家访谈和工作坊等形式,总结出多年以来我国垃圾分类实践中的一份“后悔清单”。清单中梳理出常见的认知误区和无效做法,具体包括四大教训和十项表征,涉及垃圾分类上下游衔接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技术运用与社会及环境治理的应有关系,也展现出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潜力和必要性。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以人工分拣替代居民分类投放;二是认定“分类投放需要更智能化”;三是认为仅靠贴标语、办活动、送垃圾分类桶,就能带来公众行为的改变;四是认为“分类投放设施越方便居民越好”;五是花钱买垃圾,例如引入积分制、设立绿色账户等做法,虽有助于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但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等,尚存争议;六是厨余垃圾处理走捷径,如推广家用厨余粉碎机等;七是垃圾收运、处理等后端尚未准备好,就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等前端工作;八是部分地方政府做“甩手掌柜”,盲目依赖第三方,如“互联网+回收企业”等;九是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等难回收物,仅靠政府补贴等方式“兜底”,而生产者责任却缺位;十是政府系统中非住建环卫部门参与有限。
研究人员将这10种表征归纳为四大教训:不相信公众能够改变,对公众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缺乏信心;把改变看得太简单,对公众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识别不清;急于求成,对垃圾分类的必经之路看不清或不愿直面;要角缺位,顶层设计不完善、多元共治不充分、各方责任义务不明确。
“这份报告全面、真实。”贵州高远环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兰亚军认为,其中对每一个教训的分析都很深刻。爱芬环保、乐芬环保联合创始人郝利琼也评价:“这份报告的发布,会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垃圾分类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