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据|武汉志愿者连夜送去救灾物资,河南28名村民签名留下特殊“收据”

长江日报8月5日讯 “幸好当时送去的物资里有大批防疫物资,希望能给当地的防疫工作提供帮助。”4日,刚刚从仙桃为志愿者们采购防疫物资回汉的刘奎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在接到河南周口市扶沟县练寺镇苏寨村的求助信息后,中华守护者公益志愿联盟创始人、武汉糖酒副食品商会副会长刘奎在一天内就募集齐了物资,组建了一支6人小分队,7月31日晚冒着台风连夜将物资送到村里,并马上返程。现场28名村民感动不已,大家一起在横幅上签下名字,留下了一份特殊的“收据”。
收到求援捐助意向函,立即行动

收据|武汉志愿者连夜送去救灾物资,河南28名村民签名留下特殊“收据”
文章插图

刘奎展示苏寨村开具的捐赠物资接收函。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史强 摄
7月27日上午,42岁的刘奎收到河南籍战友郭春洲的一条求助微信,说自己所在的苏寨村水情严重,急需防汛和消毒物资。
【 收据|武汉志愿者连夜送去救灾物资,河南28名村民签名留下特殊“收据”】随后,村委会也发来一份求援捐助意向函,里面提到,7月15日以来,当地水情严重,经过各方努力,大堤成功保住,但急需灾后的消毒药物及消毒所用的机械、雨鞋、雨披及电机水泵、铁锹、头灯等物品。
因为当时正忙着给卫辉送物资,等送完物资,7月29日上午,刘奎就和路路通志愿者真心联盟创建人路志强分别在自己创建的志愿者群里发出募捐倡议,为苏寨村募集抗洪救灾物资、生活物资及防疫物资,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很多爱心组织、企业和个人纷纷捐赠。
为了抢时间,刘奎开着自己的“大奔”奔波于三镇转运爱心物资,他将车厢座位全部放倒,每趟都塞得严严实实,被其他志愿者调侃“大奔”变“货拉拉”。
当天下午,所需物资已基本募集完毕,一部分存放在吴家山,一部分在汉口北,刘奎、路志强等6人将随车前往灾区苏寨村。
7月30日下午1时许,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在汉口北转运现场看到,大批爱心物资集中在仓库,有华师大MBA、沙湖跑团、武昌跑步吧等组织捐赠的物资,也有武汉东方花都、世纪家园、水岸国际峯岚天下等小区业主和育才行知小学爱心师生捐赠的物资。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为了支援当地防汛工作,刘奎等人还自费购置了一批编织袋、铁锹、手套等物资。“考虑到灾区的实际需要,基本上募集的都是防汛物资和防疫消杀物资及药品。”
20多名村民彻夜等候
经过紧张装运,7月31日下午6时许,刘奎等人正式启程前往苏寨村,因为郑州发生了疫情,一行人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对路线也做了调整,避开中高风险区。
当晚进入河南境内时,恰好遇上台风“烟花”过境,一行人只能在服务区休息。在志愿者们现场拍摄的视频里,采访人员清晰地听到风刮过建筑物后发出的尖锐怪声。
等风力减弱后,一行人继续赶路,大家轮流开车,8月1日凌晨2点,刘奎等人终于赶到苏寨村。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村书记、村长仍带着20多名村民彻夜等候。
卸货、清点、交接,忙碌了2个小时后,凌晨4时许,这批物资终于全部交接完毕。为了不给当地村民增加麻烦,志愿者们马不停蹄连夜返程。
临行前,感恩于志愿者们星夜驰援,现场28位村民在一条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这段特殊经历的记忆。
“我当时只是试一试,没想到他们行动这么快。”村民郭春洲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和刘奎并非同一年入伍,平时交往也不多,只是知道他退伍后在做公益,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想着联系他募捐,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送来了村里急需的各种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