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区|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困浚县卫河泄洪口

直击洪水的凶猛、感受人性的光辉、记录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的感人事迹、募集救援物资支援灾区……连日来,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一支重要新闻力量,河南法制报·法直播团队采访人员深入一线采访,通过直播、短视频、文图等形式,弘扬新时代伟大的抗洪精神,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的生命赞歌。

牧野区|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困浚县卫河泄洪口
文章插图
冲锋在前,他们是灾情记录者
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后,直播团队按照提前分工,分别赶往积水点、车站等地,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提醒郑州广大市民“没事不出门,出门不开车”。
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采访人员杨勇和李文卿等划船赶达郑州阜外医院,连续4小时直播了全院患者和医护人员被安全转移的感人场面。
这次洪灾中,郑州京广北路隧道颇受关注。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直播团队三组采访人员在前方从不同角度对抢险工作进行直播,后台编辑在不断进行画面切换的同时,与网友进行互动。为进一步消解网上不实传闻,新入职的采访人员曹芳和同事林栋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隧道,通过直播画面向外界传递隧道内部清淤工程进展情况;采访人员王悦带领主播卫云飞抢占制高点,同步直播隧道外抢险工程实况。

牧野区|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困浚县卫河泄洪口
文章插图
7月22日,新乡告急!第二天一大早,采访人员路梦蝶就跟着襄阳蓝天救援队直奔新乡已经出现漫堤险情的共产主义渠附近的小朱庄村,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直播。当时,整个村庄水最深处有3米多,路梦蝶和同事通过直播镜头,不间断向外传递信息,让人们及时了解当地灾情。当天下午,吕瞳、林栋、曹芳作为增援力量,赶到新乡市牧野区吕村救援现场。7月24日,由采访人员杨勇和王富晓组成的第三直播小组来到新乡市牧野区尚庄村,而后转战卫辉、鹤壁浚县等地……
作为前方采访人员强大的后援团队,后方采编人员坚守阵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李俊晓在审核编发各新媒体平台内容的同时,暴雨中深入一线采访制作的短视频《法直播提醒:没事别出门出门别开车》单平台点击量达到60万+,采写的通讯《生命的赞歌——采访人员直击新乡抗洪抢险大救援》一文,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转载,其中在学习强国的点击量近100万人次。编辑张可带领杨淑芳和黄丽两位同事每天不间断编发前方传回的短视频素材。网管李冰在搭班同事请假的情况下,他连续上了7天夜班、白班,保障直播信号畅通。
勇于当担,他们是灾区志愿者
7月22日,吕瞳、林栋和曹芳连夜赶到新乡市牧野区吕村救援现场时,整个村子断水断电。在了解到救援队急需头灯、药品等物资时,直播团队紧急向全国网友求助。随后的一天之内,他们就汇集了网友捐献的近20万元救灾物资。连夜装车运送,7月24日一大早,直播团队就将这些救灾物资分别送到了新乡市牧野区吕村、卫辉市孙杏村等地。村民看到直播团队蹚着齐腰深的水,送来救灾物资时禁不住大声欢呼。

牧野区|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困浚县卫河泄洪口
文章插图
【 牧野区|防汛救灾·报业记者在一线⑤丨暴风雨中,他们被困浚县卫河泄洪口】自7月24日进入新乡后,杨勇和王富晓不分昼夜在当地开展直播工作。河南法制报编委委员、总编助理、新媒体中心主任朱清河数次发出召回令,但他们每次都能找到不返程的理由。“这辈子的惊险那一晚全部都遇上了……”如今,回忆起7月31日晚被困在浚县卫河泄洪口的一幕幕,杨勇和王富晓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