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必须攻下抗疫最难的“堡垒”

马小宁是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2021年抗击新冠疫情以来,马小宁第一时间请战一线,并始终奋战重症病区,不遗余力地去挽救每一个患者,使患者得以康复出院。因其抗击疫情的突出事迹,马小宁获评“时代新人·河北好人”。
2021年元旦刚过,新冠病毒疫情突然来袭。作为一名在重症病房奋战16年的经验丰富的医生,马小宁第一时间请战。他说:“我们科室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可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重症医学科的使命和角色也决定了我们必将成为抗击此次疫情的主力军。请派我去一线,为赢得抗疫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重症救治则是必须攻下的“堡垒”。一些重症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病史的高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这些患者的治疗已经不再主要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因病毒攻击患者多脏器组织导致的身体机能衰竭。从医院开始收治重症患者起,马小宁就进入与疫情交锋最为激烈“战区”——重症病区。他对每个患者都不遗余力地去尽心救治,想尽一切办法去减轻患者的病症,让他们能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再逐渐减轻,直至出院。
每天早上参加完交班会诊会议,马小宁就深入重症病房,仔细查看每一名患者的情况。叮嘱并督促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坚持俯卧位,并为他们加油鼓劲。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马小宁在床边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细心核对用药情况、追踪病情进程,生怕忽略一个微小的细节。
为了让不同班次的医生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马小宁建立了多个微信群,并及时将生命体征、呼吸等各种参数信息发送到微信群中,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突然出现异常情况的病人,不管什么时间,他总是及时赶到病区。有一天深夜,一名病人突然出现了休克状态,血压下降,后来又突然升高,马小宁紧急从宾馆赶往病区,采取急救措施,终于使这名患者的情况平稳了下来。
重症病房永远灯火通明,在这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中,马小宁以身作则、勇往直前,只为攻下最难的“堡垒”,让患者得以康复,让亲人得以团聚,诠释了一名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 重症|必须攻下抗疫最难的“堡垒”】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