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村警:“最末梢”的平安守护者

“夏有三伏,热在中伏”,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到来。日前,采访人员来到金东公安分局傅村派出所,体验村警的一天。
在晨会结束后,8:30 ,我跟随傅村派出所的民警李超,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李超从部队转业后已在此工作了6年多。由于最近有6名民警出差,现在李超每两天就要轮到一次值班。“值班意味着24小时都要在岗,而且警情多发生在晚上,单单昨天晚上就有6次警情。”李超说,除值班当天在派出所接处警,其他时间还要去村里开展工作。
当天李超未轮到值班,于是我和他一同前往其管辖的傅三村。傅三村是最先开展“一村一警”的试点区域,相关制度实施后,警情数量明显下降。
走进村警工作室,“警务工作前移,专群工作深入,服务距离贴近,信息触角延伸”一排字十分醒目,工作室里还有调解区、反诈宣传区、禁毒宣传区等空间。李超介绍,傅三村有将近一万人,而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的5倍,企业多、治安状况较复杂。
来到办公区域后,李超和傅三村村干部陈仁有以及其他辅警召开早会,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天工作进行部署。李超一边听辅警的发言,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近期因为QQ被盗而导致的诈骗案较多,反诈宣传要加强。”李超最后总结。
会后,我们来到村里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虽是上午,但此时室外温度已高达34℃。陈仁有说:“以前我们村上的危房有100多间,现在经改造后只剩下30多间了。”走到一所危房前,李超发现外墙上未设置警示牌,提醒陈仁有须在此悬挂“危房危险,请勿靠近”警示牌。
一路上,不时有村民和李超打着招呼,就和自家人一样,李超不时停下脚步和他们聊上几句。
路过一个狭窄的巷道时,李超指着一辆电瓶车说:“拥挤的窄道内是不允许停放电动车的,也不允许充电,村上有电动车集中充电的地方。”细心的他总是能发现许多角落内的安全隐患。
中午的工厂食堂是员工最集中的地方,我和李超驱车前往某香薰工厂开展反诈宣传。李超罗列了一些近段时间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结合当前网络诈骗特点及受骗者的心理变化过程逐一讲解。在宣传结束后,李超仍不忘提醒工厂负责人平时要多做这方面的宣传,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走访是一项体力活,经过一上午的走访,我已热得汗流浃背,但李超仍然精神抖擞。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整后,下午1时30分,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我跟随李超对出租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傅三村外来人口多,出租屋的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一家手工作坊内,十几个人正在辛勤工作,李超注意到有小孩无人看管,提醒他们要看管好小孩。
烈日炎炎下,我从李超的手机里看到,他和他的同事日均步数近2万步,再次具体地感受到了村警工作的艰辛。村警的工作琐碎而忙碌,看似普通的工作,实则并不简单。村警,可以说是金东区“最末梢”的基层治理队伍。我们了解到,全区已有234名“村警”融入金东区354个村(社),在反诈、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方面日夜奔走。
编辑:张静
【 危房|村警:“最末梢”的平安守护者】声明:本文转载自【金东新闻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