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礼笑|谭礼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并非是第一次见谭礼笑,每次都能感觉到氤氲在他身上的那股乡土气息似乎更浓烈了些,作为一名“95后”,那份质朴与真实和这片乡土显得极为和谐。
谭礼笑籍贯广西,壮族人。“我其实也在‘十里洋场’待过,但总是学不来那里精致的做派。”他笑着说道。2016年,谭礼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与学习,他始终牢记求学之本心,只在求知上用功。

谭礼笑|谭礼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文章插图

劝离河边群众
2019年夏天,谭礼笑毕业,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他通过选调考试来到嘉善,在魏塘街道魏中村担任书记助理一职。“虽然这里离家一千多公里,但是江浙地区平台较高,发展空间大,年轻人志在四方。”工作这两年里,他把根深深扎在魏中村每一处田间地头,在基层锻炼,从群众工作中汲取营养,迅速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谭礼笑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肯奉献,非常有担当。”魏中村村委会主任陈晓告诉采访人员,疫情初期,谭礼笑第一时间报名前往县级集中医学观察点担任志愿者。“拎着消毒水,还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走七楼,每次消杀下来他都汗流浃背。”陈晓说,魏中村毗邻工业集聚区,居住着3万余务工人员,疫情期间,谭礼笑窗口服务的群众达千余人,他办理了种类繁多的手续,包括外出许可证、未离村证明、解除居家隔离证明等。“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但是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内心还是很满足的。”谭礼笑说。

谭礼笑|谭礼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文章插图

【 谭礼笑|谭礼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魏中村“家有阳光”关爱新二代在文化礼堂开展每月读书活动
“把我安排到魏中村挂职是最好的安排。”这是谭礼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县内少数民族同胞最多的地区,魏中村共有少数民族34个,人数多达2000余名。兼有少数民族身份之认同,使谭礼笑更能体谅这一群体的诉求,开展工作也更为便利。
在参加工作不久,谭礼笑便作为浙江省基层民族工作干部代表,赴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参加“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集中学习回来后便协助魏塘街道党委拍摄的少数民族大联唱MV——《唱支山歌给党听》,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转载。之后,他还参与策划了魏塘街道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少数民族风情展等活动,为促进当地民族融合,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了平台。

谭礼笑|谭礼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文章插图

褪去青涩,他穿戴起防护服,和无数工作人员一起竖起防疫之藩篱;以己度人,他仔细倾听,为所在片区少数民族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台风中,他和工作人员顶风冒雨,认真检查每一个井盖,反复劝说,保证所有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因为他们通宵达旦的守护,即使外面风骤雨急,群众也能安稳入眠。
两年里,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谭礼笑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拜访农户,熟知了基层工作各条线的工作要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谭礼笑表示,他将继续深耕于这片“乡土”,持守本心,在服务大众中践行青春的壮言。

(蓝媒联盟·嘉善县传媒中心采访人员 汪纯 通讯员 何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