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己忘我
投身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感动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临之际
新华社采访人员回访三位曾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
再次聆听他们的心声
重温那些感人的瞬间

还记得落日余晖下
那位身穿防护服陪伴老人看夕阳的医生吗?

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文章插图

刘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020年3月5日
在做CT的途中
年龄相隔一甲子的俩人邂逅了久违的夕阳
“最温暖的一张照片”
“人间美好莫过于此”
这张照片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
照进人们的心房
刘凯说
“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在阳光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刘凯其实是一名呼吸治疗师
负责患者的评估和分类、呼吸支持、气道管理等工作
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关注到这个职业

如今
刘凯又多了一个身份——父亲
2021年1月11日
刘凯的宝宝出生
“已掌握换尿布和喂奶粉技能”
“距离月嫂离开只剩10天了……”
从刘凯的朋友圈里能看出
这位新晋“奶爸”还有些无所适从

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文章插图


还记得在武汉金银潭医院
用真实的笔触写下67篇援鄂日记的女医生吗?

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文章插图

查琼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020年1月25日,援鄂第1天
“第一次有了在24点起飞时进入新年的人生经历。”
2020年1月31日,援鄂第7天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2020年2月21日,援鄂第28天
“第一次收到一名上海小学生寄来的几套防护服和游泳眼镜。”
查医生的日记里没有宏大叙事
只有每天的日常
却体现出武汉抗疫的速度与温度
2020年4月
这些日记被编撰成《查医生援鄂日记》
现已被陆续翻译成9种语言
包括英语、日语、越南语等

如今
查琼芳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区
任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兼任病区大组长、支部纪检委员和教学主任
门诊、查房、做气管镜、带教……

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文章插图

还记得小年夜
那个迈上火车的背影吗?

钟鸣|新华全媒+丨这波“回忆杀”请您收好 @中国医生
文章插图

钟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上海最早驰援武汉的医生
2020年1月23日
钟鸣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令奔赴武汉
随后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奋战了70多个日夜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
被称为神奇的“人工肺”
作为该领域的行家能手
钟鸣创造过许多生命的奇迹

然而初到武汉
新冠肺炎救治的难度让他措手不及
当鲜活的生命在眼前逝去
钟鸣把难过压在心底
沉浸在繁重的救治中
“我一直在坚持战斗,如果说有一个愿望超越了回家,那就是疫情早日结束!”

不仅是武汉
此前钟鸣还曾参与过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治
在人们眼中
这是一位“一直在路上”的医生
2021年1月19日
钟鸣前往吉林省参与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工作
2021年8月6日
钟鸣再次出发驰援江苏省

202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