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的名字叫“奋斗后”——见证两场硬仗中的青春力量( 三 )


他们可以很浪漫。护士小姐姐徐亚静在核酸检测间隙弹起了钢琴,用音乐来驱散群众排队的焦虑困倦。19岁的郑州女孩孟婷玉擅长漫画,手绘了十几幅“双线战”图景。郑州东站大批旅客滞留,一群身着橙色演出服的少年,动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一时间掌声四起、众人泪目。
他们可以很个性。相声演员王金浩和杨雨薇在郑州一处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现场有人焦躁烦闷,俩人“抖包袱”逗大家乐。郑州市二七区医生林森,在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采样前,跳了一段炫酷街舞为大家解压鼓劲。
他们可以很可爱。凌晨1点,两个身着防护服的“大白”比画“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是——谁输谁休息,原因居然是“她们谁都不愿先被替换”。还有的一线医护人员开启“热情揽客”模式:“做核酸了,做核酸了”“不排队,扫个码就能做”……因为热爱,苦也甘甜。
他们不仅负重前行,更在轻盈绽放。
青春是一抹色彩——
“我的城市病了,我要拯救她”
少年锦时,年华芳菲。青春自有明媚色彩,那它是什么颜色?
是初心不负的“天使白”。年轻护士郑锐,一个简单的“OK”手势,一句写在防护服上的“加油”话语,都能成为她和患者之间最好的默契。这个土生土长的“90后”郑州姑娘突然长大了,她在病房日记中写道:“我的城市病了,我会拼尽全力拯救她。”
是朝气蓬勃的“志愿红”。做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对于大学生廖子毅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去年疫情期间她就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并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今年,当看到微信群里的招募信息,廖子毅第一时间回复,“我可以!十分钟内到岗。”
是刚健勇毅的“迷彩绿”。还有两天就要毕业离校,可7月20日那场暴雨,浇灭了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学员们的离愁。风雨交加中,他们把毕业汇演变成誓师大会,迅即投入抢险救灾,组织党员突击队员紧急疏散和转移遇险群众,出动百余名教练勤务营官兵,火速驰援郑州市常庄水库堤坝加固。
是冲锋陷阵的“消防橙”。接到郑州地铁5号线救援通知,市消防救援支队金水大队南阳路站政治指导员殷全铭,火速集结队伍,这支青年党员突击队,队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4岁,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救援力量。殷全铭带领队员跳入水中,筑起一道“人体防洪墙”,大声呼喊:“快上来!踩着我的肩膀过!”
是风雨无阻的“外卖黄”。7月21日凌晨,郑州外卖小哥位仲辉留意到平台上一个订单许久没人接单,仔细一看,原来是身在外地的客户寻找老父亲。位仲辉立即和同行骑手孟乾坤一起,蹚着大水,找到被困在公交车上的老人。直到第二天上午,妥善安置老人后,位仲辉才默默离去,他说:“这一单,就该是我的。”
是带来光明的“电力蓝”。7月20日晚,国网郑州供电公司接到求助电话,郑大一附院配电房进水导致停电,ICU重症病人告急。“雷锋号”电力抢修队队长郝涛和6名队员,火速赶往现场应急保电。这只是他们的任务之一,那些天不是在找信号、打电话,就是在抢修路上,“去哪儿保电”是队员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青春的颜色还不止这些,大战大考面前无数青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中把青春打磨得缤纷多彩,珍藏在记忆最深处的是——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他们不仅奉献付出,更在加速成长。
青春是一生信仰——
“保家卫国交给我们,祖国未来更看你们”
人群中,有信仰的人是看得出来的,它让人发光,哪怕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它让爱情更甘美。刘娟,新乡一名普通病区护士,投身抗疫一线;她的爱人王岩,是车管所一名辅警,洪灾期间忙于转移受灾人员。匆忙离别之际,王岩用“敬礼”不知所措地表达爱意,刘娟同样以不知所措的“鞠躬”加以回应。当爱情遭遇疫情,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