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

“收到姜汤那一刻,感觉好暖,眼泪控制不住流了出来。”25岁的窦猛说。
窦猛是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6天前,他“先斩后奏”,还没有来得及给妻子说,就主动报名“党员志愿者突击队”,进入了因疫情封控的顶峰水岸汇景小区,之后就没有回过家。
冲在最一线,当然有一些辛苦。原本志愿者的职责是给居民运送生活物资,随后大家却做起了“兼职”:给小区居民过生日、教老人网购、客串心理咨询师舒缓居民焦虑心情……既要喂饱居民的胃,还要温暖大家的心。
但这份辛苦付出也得到了花式“回应”:天气冷了,4岁小朋友和妈妈一起送来保暖“神器”——暖宝宝、热开水、姜汤;还有各种感谢信和背影画像;更有居民主动拿出自驾车辆钥匙,减少物资运送工作量。
“抗疫,是一场双向奔赴。”窦猛不禁感叹。

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
文章插图
居民画笔下“逆行”的志愿者
太累!
连续工作12小时,午饭晚饭都没空吃
11月2日,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一、二期)突发疫情,实施封闭管理,要求是“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居民不出门,谁来跑腿?生活物资供应如何保障?金牛区委组织部发出征集令,组建了一支机关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逆行”进入了顶峰水岸汇景小区。当天,拥有5年党龄的窦猛还没跟妻子商量,就跟着突击队进了小区。

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
文章插图
窦猛
“终于有机会出一份力了。”窦猛说,“凌晨两点多就有同事去了,我们到的时候帐篷、检测通道等物资设施已经准备好了。交接的同事眼眶内满是红血丝。”
窦猛第一次穿防护服带来的神圣责任感以及好奇心很快被繁琐的工作淹没。工作人员两人一组负责一个单元,轮换着守门以及上楼送东西。稍微空闲的时候,就在刚组建的微信群里回答居民的疑问。
第一天,从早上9点出现在单元门口,到当晚9点30分工作结束,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和晚饭的窦猛嗓子哑了,只感觉渴。他脱下防护服完成消杀后,第一件事便是上厕所,然后一口气喝了两瓶矿泉水。“太累了,感觉不到饿,就想喝水。”
之后几天,为了轻松憋尿,窦猛只有渴得厉害的时候才会喝一瓶盖水。“一天大概就是两三瓶盖,多了也不敢喝。” 窦猛摇了摇手里的瓶子笑着说,每次“出来”都要先来半瓶水。

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
文章插图
志愿者上门送药
【 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很暖!
暖宝宝、姜汤……居民花式“示爱”
在封控开始,居民就收到了“封控区居民明白卡”。“封控区居民明白卡”对诸多事宜进行了说明,包括外出就医需求,购买处方药需求,换药、拆线、打针等上门服务,有危急症患者等。另外,近期陆续返回小区的业主应配合事宜也有详细说明。“很多居民知道志愿者为了他们不能回家的时候,都很配合。”窦猛说。
实际上,居民们不仅严格按照“明白卡”配合工作,甚至还给了志愿者们很多惊喜和感动。
“@志愿者,辛苦了。”“今天在楼下取东西时,你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亲和。”“收到,谢谢,辛苦啦。”几乎每个单元临时组建的微信区里,都是满屏的感谢,其中几个暖心瞬间更是让窦猛发出了“抗疫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感慨。

志愿者|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党员志愿者突击逆行,封控区居民花式“示爱”
文章插图
服务群里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