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17岁女孩突发重症!10个医护人员接力抢救,连打53枚强心针

17岁的小芸(化名)怎么也没想到,
这场毫无预兆却又极其凶险的疾病
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一个多月前的凌晨,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10名医生护士接力
给小芸做了两小时的心肺复苏,
打了53枚强心针,
小芸却始终没有自主心跳。
于是,一场生死营救开始了……
“不能停,不忍心停!”
9月底,小芸突然觉得没力气,胸口有些疼。过了两天,胸痛加剧,开始发烧,她才去当地医院检查。一检查,肌钙蛋白的单位值为8.796,超过正常值170多倍,初步诊断为心肌炎。
小芸被转院至国科大华美医院,住进了心内科病房,她被诊断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
9月28日凌晨3点半,小芸的病情急转直下——心跳停了,脉搏微弱到测不出。
医生们一边给小芸做胸外按压,一边同步进行其他抢救措施。
心脏除颤,没用。
装临时起搏器,没用。
打强心针,没用。
……
各种抢救设备、药物都用上了,小芸的心脏只有微弱的电反应,但都是无效收缩,只能靠持续做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1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听到第一时间启动的院内“111”急救,除了心内科外,ICU、麻醉科的医护人员都赶来,一起进行心肺复苏。
“孩子很乖,昏迷的时候醒来一下下,喊了我一声‘姐姐’,我眼泪都出来了。”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冯蓓莉说,一般情况下,心肺复苏半小时无效,临床就宣告病人死亡。可是,谁都不忍心停,只要继续按下去,孩子就还有希望。
小芸的母亲当时哭得瘫软过去,她回忆:“心脏停了那么久,我以为自己已经失去这个独生女儿了。”

小芸|17岁女孩突发重症!10个医护人员接力抢救,连打53枚强心针
文章插图

凌晨,10名医护人员接力给小芸做心肺复苏。
“我们一定要救孩子!”
“不能放弃,一定要把孩子救回来。”心内科副主任李恒栋说,这是当时所有医护人员共同的信念。
心脏主要功能是射血,静脉回流的血液通过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射入大动脉,并随动脉的分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从而满足机体的需要。因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小芸的心肌短时间内大面积坏死,心脏不能自主收缩,也就不能通过心脏把血液送出去。如果没有好的心脏支持手段,将很快面临死亡。
最后一线希望是上ECMO。ECMO的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可以起到“人工心脏”和“人工肺”的作用,也是现在最高的生命支持手段,能让小芸脆弱的心脏得以休息。
睡梦中的ICU副主任医师陈碧新凌晨4点接到电话,匆忙往医院赶:“李恒栋电话里说‘家长已经六神无主了,做不了判断了。我们一定要尽一切可能救孩子。”重症医学科的ECMO团队医护人员火速赶到现场,有的医生穿着睡衣拖鞋就来了。
医生以最快速度启动ECMO仪器,在小芸体内插入两根管子并和ECMO连接,机器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将血送回体内,提升血压的同时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排出,从而实现长时间心肺支持。
一开始,流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因为缺氧太久了。ECMO氧合后的血是鲜红的,又回输到小芸体内。

小芸|17岁女孩突发重症!10个医护人员接力抢救,连打53枚强心针
文章插图

小芸在ICU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一天24小时,10名医护人员盯了13天
小芸一直昏迷。她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她而不眠不休。
ECMO开机后,并非自行运作就好,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不合眼,紧盯着机器运作情况。
正值十一黄金周,陈碧新和ICU副主任护师虞立等ICU的医护人员都主动放弃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