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12-1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
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无偿献血和艾滋病那些事儿
献血和艾滋病的那些事儿,最早缘起于上世纪“有偿献血”及“血浆经济”时代,人血走私生意泛滥,卖血组织者们为了节约成本给人们共用针头造成了艾滋病的大量传播。

献血者|12-1 “世界艾滋病日”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有偿献血”容易导致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蔓延,所以在1998年10月1日国家才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后,艾滋病病毒又经历了哪些层层把控呢?
医疗耗材只用一次
自我国1998年实施无偿献血以来,严格规范采血所使用到的器材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并按照处理医疗垃圾的方式做报废处理。

献血者|12-1 “世界艾滋病日”
文章插图

献全血所需要的器材有针头、针管及血袋,这些器材都要一次性消耗,用过的采血器材,比如针头都是放在利器盒里,针管要放在专门的生物安全的袋子里,然后要经过专门的报废处理。

献血者|12-1 “世界艾滋病日”
文章插图

成分血献血所需要的器材有针头、针管、血液分离机及血袋,很多人对成分献血的采集过程有所误会,害怕自己的血液从机器中分离血小板和血浆后流回的红细胞血液会“不干净”了,其实捐献者的血液只在经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血液和机器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也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绝对不会发生交叉污染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
血液检测一丝不苟

献血者|12-1 “世界艾滋病日”
文章插图

血液采集送回血液中心后,血液标本将直接送往检验部门,由检验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按照国家的标准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测共有7项,包括ABO血型、RhD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试验,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项目都要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检测。在酶免法检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血液进行乙肝、丙肝、艾滋项目的核酸检测。上述检测全部过关,这份血液才会被贴上“合格”的标签。只要7项中有任何一项不合格的血液都不能用于临床输血!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012年新国标要求:
献血者必须进行实名制献血,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献血者在献血前应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血站应进行核对并登记。冒用他人身份献血的,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