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最美逆行”守护生命 ——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万献尧( 二 )


然而,剖宫产后产妇险象环生。产妇因为分娩,身体受到一次“打击”,加上神经和内分泌处于紊乱阶段,心理压力又大,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下降等一系列重症表现。专家组及一线救治团队立即给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精细化治疗方案,在24小时精心监护和治疗下,产妇病情逐渐缓解,于1月7日治愈出院。
“每次听说患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我都松了一口气。”对万献尧而言,大连救治中心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水平获得国家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和赞许,是令人高兴的事,而每个患者治愈出院,是更令人高兴的事。
坐不住也睡不着
2020年7月22日,沉寂数月的新冠疫情再次出现在大连市。获悉本土出现新发新冠肺炎患者的消息,万献尧以大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身份第一时间奔赴六院,投入“战疫”。
每天7时多,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万献尧已出现在六院的隔离病区,与国家、省、市三级专家“组团”会诊,细致查看每一例患者的病情,商讨制订诊疗方案,对重点患者还要在床边查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照个体化原则实行“一人一策”治疗,并指导病区医护人员防护要点。直到下午两三时,万献尧才忙里偷闲吃上几口午饭,紧接着又是写报告。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往往已是次日凌晨。

新冠肺炎|“最美逆行”守护生命 ——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万献尧
文章插图

“战疫”期间,他吃住均在六院,根本没有下班的概念,从未在凌晨1时前睡过觉。除了每日会诊、在病床旁指导抢救,还对外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在疫情期间不方便到现场会诊的,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进行指导诊疗。有时,患者病情急剧变化,他凌晨两三时都要跑到病房指导救治。“我坐不住的,哪能睡着觉,一定要到患者床旁去查看了才放心。”他用“连轴转”形容那段时间的忙碌。
除去讨论救治、研判疫情、整理数据等时间,万献尧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及同事心疼他,劝他歇一歇,他总是隔着口罩笑一笑,一转身又出现在病房里忙碌。
那段不分日夜的“疫”线奋战经历,并没有让年近花甲、身材清瘦的万献尧精疲力竭,让每一个病患恢复健康的信念支撑着他,给了他奋斗的力量。“说不辛苦那是假话,但每看到有一例患者出院,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他说。
言传身教作表率
2020年新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万献尧冲锋在前。
从1月17日发现首例确诊患者,到3月17日大连市确诊的19例和丹东市转来的7例共计26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夜以继日,每天7时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交接班、查房,安排好科里重症患者的诊治方案。8时30分参加医院例会,部署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10时或14时赶到大连市卫生健康委会诊中心或是到六院污染病房,进行新冠肺炎会诊指导工作。会诊结束后,再赶回医院查看患者。

新冠肺炎|“最美逆行”守护生命 ——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万献尧
文章插图

作为大连中心专家组组长、大医一院新冠肺炎医疗组组长,万献尧同时兼顾大医一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大医一院新冠肺炎的排除救治工作和集中救治大连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他24小时待命,不管白天黑夜任何时点,每接到一个会诊电话,便投入救治工作。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万献尧用自己的行动给了学生们最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在他的带动影响之下,多名学生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其中两人还作为大连市第一批驰援武汉队员于去年大年初二奔赴武汉前线。“万老师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明白与病毒搏斗必须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激励我在医学之路上砥砺前行,勇往直前。”大连医科大学2018级重症医学博士李文雯动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