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张江中风险小区,这位外籍华人志愿者又来了

12月8日,浦东新区张江镇张东路2281弄玉兰香苑四期小区升为中风险地区。10日下午,采访人员来到该小区门口,只见“大白”们正在门口维持秩序、转运物品等。
许多人看到志愿者招募令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在“大白”中,还出现了不少“熟面孔”,原来,多名志愿者曾在去年张江镇顺和路126弄封闭期间担任志愿者,外籍华人志愿者林霄也是其中一员。

华人|张江中风险小区,这位外籍华人志愿者又来了
文章插图
【 华人|张江中风险小区,这位外籍华人志愿者又来了】图说:张江玉兰香苑四期小区升为中风险地区。宋宁华 摄
隔离期间感受到社区温暖
昨天下午,林霄身着“大白”服装,在货品转运区忙碌着。因为是第二次到封闭小区当志愿者,经验丰富的他担任组长,不但转运物品,也负责培训新志愿者并管理协调现场。

华人|张江中风险小区,这位外籍华人志愿者又来了
文章插图
图说:志愿者林霄。宋宁华 摄
“12月8日,我当天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就马上报名了。因为之前已经安排了去美国的行程,所以这几天我赶紧上岗服务。”采访人员看到,下午时分,小区的物资转运很忙碌,身穿防护服的林霄额头渗出了汗水。
说到来当志愿者的缘起,林霄说:“报名做志愿者,一方面是因为我在张江孙桥居住,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还有一个原因是去年3月,我从美国返回上海后,居家隔离期间受到了社区各方面的悉心照顾,至今还感觉到那份温暖,一直想找机会回馈社会。”
去年11月,顺和路126弄小区升为中风险小区后,林霄马上报名当志愿者。虽然公司在松江,他还是大老远开车过来,成为一名转运物资的“大白”。

华人|张江中风险小区,这位外籍华人志愿者又来了
文章插图
图说:100多人主动请缨当志愿者。宋宁华 摄
好兄弟又重逢
因为第二次在中风险小区“战疫”,林霄和“战友”们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升级了作战“攻略”。比如,去年顺和路小区的物品是按照楼栋摆放的,一栋楼的东西摆在一层,翻找至少要用2、3分钟。“这次玉兰香苑四期的居民特别多,有7000多人,如果还用这种方法,周转太慢。”为此,他们采用了全新的办法,将货架编号,每一层货架又分成几个编码。“快递员送到货后把编号告诉居民,居民只要告诉我们编号,就能迅速一对一定位,1分钟都不到就能精准找到物品。”
张江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张洁也来到现场指挥调度,她告诉采访人员,自从12月8日中午发布了志愿者招募通知后,短短3天内就有100多位热心人士报名。他们中有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的老师,利用下班时间和双休日来帮忙;有的是张江科学城的白领,在网上看到了招募令主动来报名;还有的则是单位组团来报名,包括东方有线、张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等。
尽管如此,在快递高峰时段,志愿者还是经常捉襟见肘。“比如像我们这一班,需要配备10名志愿者,现在只有6、7名,有点应接不暇,要是我的好兄弟丁晨霖在就好了。”林霄说。发现这个情况,张江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马上在志愿者微信群里一吆喝,没过多久,几名志愿者就赶来“增援”,巧得很,其中一名就是林霄所说的“好兄弟”丁晨霖。
原来,两人上次顺和路小区当志愿者时相识,虽然相差十几岁,但两人都爱做公益、性格投缘,很快成为好朋友。这次听说疫情发生,35岁的丁晨霖当天就报名参加,打算做10天志愿者,利用的都是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我住在张江,社区有事责无旁贷。何况还有好兄弟搭档,干活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