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女生怀念曾祖母的作文让全班痛哭,妈妈:自己在外务工,孩子更亲老人


12月13日,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席卷全网。
“12点的时候您停止了心跳,停止了呼吸,我没来得及看您一眼,您就走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邵楼小学的五年级女生小晗,这样描述自己对刚刚过世的曾祖母的思念,这篇作文让教室里哭声一片。

杜老师|女生怀念曾祖母的作文让全班痛哭,妈妈:自己在外务工,孩子更亲老人
文章插图

小晗的妈妈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因为她和丈夫长年在外务工,女儿的确与老人更亲。
一篇作文让全班哇哇大哭
邵楼小学,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五里口乡的一座乡村小学。这所小学里,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周边村子的170多个孩子在这里就读。
12月11日,五年级的一节作文课不同寻常。当天,杜老师正带着班里的同学评讲作文。在读到女同学小晗的作文时,全班同学都被感动,随后陷入情绪失控,每个人都泪流满面,不少人甚至哇哇大哭。
“2021年12月5号星期日,12点的时候您停止了心跳,停止了呼吸,我没来得及看您一眼,您就走了,享年91岁。”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小晗的这篇作文主要是缅怀其刚刚过世的老太(曾祖母)。

杜老师|女生怀念曾祖母的作文让全班痛哭,妈妈:自己在外务工,孩子更亲老人
文章插图


杜老师|女生怀念曾祖母的作文让全班痛哭,妈妈:自己在外务工,孩子更亲老人
文章插图

“这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表达了老太对自己的爱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感人至深。”14日,杜老师告诉采访人员,在邵楼小学读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接触的时间不多,和老人都感情很深,因此当天听到小晗的作文时,同学们便产生了情感共鸣。
【 杜老师|女生怀念曾祖母的作文让全班痛哭,妈妈:自己在外务工,孩子更亲老人】见整个教室里哭成一片,怎么也哄不好,杜老师便将孩子们带到操场,希望平复他们的情绪。没想到孩子们仍然泪流不止,杜老师只得请来校长陪孩子们聊了聊,这才将痛哭的孩子们哄好。
妈妈承认孩子与老人更亲
14日,小晗的妈妈邵女士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小晗还有一个弟弟,同在邵楼小学就读。她和丈夫在浙江务工,小晗的爷爷尚有劳动能力,也在城里的工地打工。
“小晗的奶奶之前不仅要照顾姐弟俩,还需要照顾年迈的曾祖母。”邵女士说,不仅是自家,在当地农村有许多孩子也是留守儿童,家中都是老人帮忙照顾,也正是因此,孩子与老人更亲近。当天看到女儿的作文以后,邵女士心中十分不好受。“确实没有办法,年纪轻轻的你不出去,家里又需要钱……”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邵楼小学周边的几个村庄,多个村民及村干部均表示,当地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在村子附近的工厂务工。但近些年来,随着工厂收入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
邵女士也表示,村子周边的工厂一天工钱只有30块钱左右,无法养活一家人。“如果说在村里赚的钱就足够养活一家人,我们谁还愿意离开孩子啊。”
邵女士也坦言,自己曾想过将孩子带到工作地就读,但苦于相关政策无法随迁。“有一次我刚走,还没上高速,小晗就在家里哭。我说我得赚钱,但她说,我不花钱了行不行?”邵女士说,自己将其放在家中也是无奈之举。
专家建议落实随迁就读政策
小晗的作文引起孩子们的共鸣,除了她和曾祖母的真挚感情令人动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少孩子和父母不太亲。
杜老师表示,部分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感情是比较淡的。“我有时候在班里边问,你们想爸妈吗?他们直接说不想。”杜老师说,这也是大环境造就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