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英华园学校|英华园校长王保理:情系英华终无悔,楹联书罢字珠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王帅
源于热爱,华丽“转行”投身教育;精于勤勉,著述等身把栋梁栽培。时间不语,却标注着足迹,数字不言,却镌刻着成长。1999年,王保理倾尽所有,创办了东营英华园学校,从此结束了东营市没有民办教育的历史。二十二载劳苦,在他的带领下,英华园挺立成长,浇灌出民办学校的传奇与辉煌。
育人如春风化雨,为师者山高水长。躬耕杏坛二十余载,从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老师崇敬的“领路人”,到家长敬重的“好校长”,王保理一路且行且思,凝大爱于心、赋责任于行,勤勉敬业,收获满园桃李,领略一梦一生。

东营英华园学校|英华园校长王保理:情系英华终无悔,楹联书罢字珠玑
文章插图
以心以血,一梦一生英华情
环境整洁、国旗飘扬;铃声响亮,书声朗朗,漫步在英华园学校中,任谁第一次见到王保理,也不会想到这个敦厚朴实、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1999年的春季,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王保理得知东营市竟没有一所民办学校,还有一些孩子为了上学,小小年纪便去了外市求学,他陷入了思考。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创办一所民办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最好的教育。他觉得民办教育是一件社会公益事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其意义之深远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比的。
说干就干,经过社会调研、专业咨询、校舍考察、政策落实等一系列的奔波后,终于在东营师专的老校舍创办了“东营英华园学校”。
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王保理的办学热情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政府的扶持、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学校知名度越来越来高。在短短的几年里,在校学生人数、教职工数量、办学实力等成倍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新校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在政府、企业、金融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所崭新的英华园学校终于在东营市拔地而起。
“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这是从英华园建校之初就秉持的教育理念。弹指一挥之间,风雨二十二年。办学的辛苦,不是寥寥几笔可以描述清楚的,这个中滋味,只能由王保理一人咀嚼品味。

东营英华园学校|英华园校长王保理:情系英华终无悔,楹联书罢字珠玑
文章插图
二十二年来,在王保理的领导下,英华园形成了“为人以德,为学以恒”的校训,树立了“教学生天、想学生一生” 的教育理念,营造了“清、净、敬、竞”的良好校风,实施“注重基础,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现代观念,开放意识,世界眼光,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如今,英华园早已成长为一个名师荟萃、桃李满园的东营名校。学生们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内,置身在一流的办学环境中,沉浸在“励志、善思、会学、奋进”的浓厚学风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多年来,这里已经培养输送了三万多优秀人才,这里走出去的有保卫国家的军人,有弄潮商海的骄子,有追求卓越的精英……
作为“全国两基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王保理不负盛名,二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地坚守,取得系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东营市教学质量优胜学校”“东营市文明校园”等200余项荣誉称号。
身先士卒,行之有力。王保理几乎每天都早到晚走,时刻关注师生的教学情况。他有写工作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他常说的话,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要处理的工作,记录着与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的谈话,他从中了解了老师的想法、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也汲取着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