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葡萄种植常见问题的回答

葡萄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葡萄种植常见问题的回答


1、葡萄苗木的繁殖方法有几种?
葡萄苗木的繁殖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另一种是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
营养繁殖是利用葡萄植株的一部分器官,主要是利用茎进行繁殖和培育苗木的方法 。其优点是,新植株变异小,能保持母株的品种特性 , 并可在一年中多次繁殖 。这种方法繁殖的植株成形早、生长快,进入结果期早,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无性繁殖的方法有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压条、嫁接和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硬枝扦插和嫁接法,也是较为传统的方法 。组织培养育苗则是一种现代化的繁殖方法,投资较大,对设施、技术要求较高 。
有性繁殖是利用种子产生新植株的方法 , 是有性杂交和遗传基因重组的结果 。所获新植株遗传变异性大 , 很难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优良品种育苗不采用此方法 。传统葡萄常规育种通常采用种子繁殖,通过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再从其大量实生苗中筛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该方法常用于葡萄新品种的繁育但费工、费时 , 育种周期长,一般苗木繁殖不宜采用 。
2、怎样进行葡萄扦插育苗?
葡萄扦插育苗分为硬枝扦插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 。硬枝扦插育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它是利用冬季剪下的具有该品种特性的一年生枝条作扦插材料,通常每扦插枝条2~3个芽,稀有品种可采用单芽扦插 。硬枝扦插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靠近水源、排灌容易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并考虑管理方便,留有生产小路和排灌水沟等 。育苗地在冬季上冻前 , 要深耕50厘米左右,然后将过磷酸钙(每亩50公斤)与有机肥(圈肥、厩肥、堆肥,每亩3000公斤)混合后撒施于表面,粗耙一遍,来年春天开冻后再细耙一遍 。土壤墒情差时,应先浇透水后 , 再起垄整畦备用 。北方地区多采用垄插育苗,这样有利于防寒、保温、保湿 。育苗地要注意轮作换茬,避免连作 , 前茬最好不用马铃薯和茄科类的蔬菜园地,以避免病虫危害 。

(2)选择好插条 。将插条从贮藏沟内取出 , 按所需长度进行剪截,单芽插条长度5~10厘米,双芽或3芽插条10~20厘米 , 插条粗度0.5厘米以上,节间长短均匀,芽眼饱满 , 髓部不超过插条直径的三分之一,插条皮色黄至红褐色 , 无病虫 。剪截时,将插条上端剪口距芽1厘米处平茬剪,下端剪口紧靠节下0.5厘米处斜剪,甚至可以剪在节上 , 这是因为节上养分贮藏多,易萌发生根 。插条剪好后,每50条或100条扎成一捆 , 待催根或扦插用 。
(3)插前浸条 。把剪好备用的扦插条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至剪口呈鲜绿色达水分饱和为止 。为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现常采用药物处理的方法促其发根 。通常是将成捆的扦插条基部1~2厘米用药物进行浸蘸 。但切忌使插条顶芽着药 。常用的药剂有:吲哚乙酸40~50mg/kg,萘乙酸钠100mg/kg,浸泡12~24小时;吲哚丁酸100mg/kg浸12小时,或200~300mg/kg快速浸蘸 , 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后立即取出;亦可用萘乙酸300~450mg/kg快速浸蘸 。试验表明,用0.2%磷酸二氢钾浸泡枝条的1/3 , 浸泡48小时,也可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 。

(4)扦插时间 。露天扦插育苗以早春土温达到8~10℃以上时开始为宜 。
(5)扦插方法 。可采用垄插或畦插 。
①垄插 。将育苗地深耕细耙平整后进行打垄 。东西向起垄,行距50厘米左右,先挖深、宽各15~20厘米的沟,沟土向北翻,形成高20厘米的土垄,然后将处理好的插条沿沟壁按10~15厘米的株距插入,插条长时可倾斜插,顶芽向上朝南 , 随后从沟南边取土覆盖,用脚踏实,浇透水后再覆土,使细土超过顶芽3~5厘米为宜 。如覆盖塑料薄膜或建小拱棚 , 更利于插条早生根 。
②畦插法 。将深耕细耙平整后的育苗地,南北向整成宽1~1.5米的畦,畦长一般20~30米,畦内按行距25~30厘米挖沟,沟深10厘米左右 , 将插条插入沟内,株距10~15厘米,顶芽与地面相平,芽眼向上、朝阳,插条用细土覆盖3~5厘米,然后浇一次透水 。待水渗下去后及时中耕,有条件时 , 可在中耕后覆膜,以利保墒和提温,促插条生根 。
垄插土温上升快,发芽早,中耕除草方便,通风透光,苗木生长较畦插为好 。
3、怎样进行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育苗是在保护设施内,提早将插条扦插在营养袋内,使插条提前生根发芽,待露地霜冻过后,气温较高时再定植田间 。营养袋育苗苗期短,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可明显提高育苗效率 。
该方法育苗所用塑料袋可用普通农膜制作 。塑料袋直径10厘米左右,高18~20厘米,袋下部或底部打几个小孔 , 以利透气渗水 。育苗所用营养土可用肥沃壤土、粪肥及通气介质(如草炭土、细炉渣、河沙等)配制 , 配比为壤土:粪肥:通气介质为1:0.5:1,混合均匀后备用 。

育苗时 , 将营养土和处理好的插条装入袋内,营养土要压实,袋上口留1~2厘米的空间,以便浇水 。将装好的营养袋紧密排列在预先整好的苗床内,苗床深20~30厘米,宽长度不限 。全床摆满营养袋后立即浇透水 。为了保湿保温 , 可在苗床上扣塑料小拱棚(也可在塑料大棚内进行育苗) , 一般温度保持20℃左右,湿度80%,不低于60%,当插条长出3~4片叶时可揭去拱棚 , 苗木新梢长出5~6片叶时即可移栽 。
4、怎样进行苗圃地管理?
苗圃地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及时浇水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少雨,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应经常浇水 , 以保持土壤墒情;持水力强的粘重土壤,浇水次数可酌减,以免降低土温,影响幼苗生长 。进入5月份后,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一般整个生育期浇水5~7次 。
(2)追肥 。在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的基础上,全年可追肥2~3次 。首次追肥可在苗木全部萌芽后半月,苗高20厘米左右,结合浇水追施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 。第二次追肥可在苗高30~40厘米时 , 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 一般亩施15~20公斤 。在8月中下旬可追施一次磷钾肥 , 施肥量每亩20公斤左右 。另外,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在几次追肥之间可进行叶面喷肥 。
(3)枝蔓管理 。当苗高30厘米时及时搭架,使枝蔓直立生长 。新梢上架后应及时绑蔓、摘心,摘除副梢和卷须 。如苗木粗壮可在基部保留1~2个副梢,以作快速整形之用 。
(4)病虫害防治 。早春有地下害虫或金龟子危害的地区,可使用毒饵或人工捕捉 。雨季来临前 , 喷一遍2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发病 。进入雨季后应根据发病种类对症防治 , 如发生白腐病或黑痘病可喷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800倍退菌特液2~3遍 , 霜霉病可喷500~600倍瑞毒霉或400倍果多福液1~2遍 。如有叶蝉危害,可在上述药剂中加施1500倍神威乳油 。
5、怎样确定葡萄的栽培密度?
葡萄的栽植密度依采用栽培架式而定,采用架式与品种、地势、土壤、田间作业方式有关 。国内外葡萄集中产区多采用小架面高密度栽培,每亩栽植300~500株 。我省在葡萄生产中主要采用两种架式,篱架和小棚架 。篱架栽培,株行距一般为1×2米;小棚架栽培,株距一般为0.6~1米 , 行距3~4米 。
6、怎样挖定植沟?
为培育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葡萄植株 , 在定植前,要按照行距挖定植沟 。在挖葡萄定植沟时,一定要尽可能加宽和加深,一般深宽不少于60厘米 。挖沟时间以栽植前一年秋天进行为好 。挖沟时将表土与底土分放在沟两侧,每亩施用有机肥8000~10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与挖出的土混合均匀后回填至沟中,注意先填底土,后填表土,最后灌水沉实 , 耙平待栽 。
7、葡萄定植前怎样做好苗木的准备工作?
【葡萄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葡萄种植常见问题的回答】栽植前 , 先将葡萄苗木从贮藏沟中取出,将干枯苗或枝、芽、根群发霉变黑的苗木拣出 。挑选后的苗木捆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昼夜 。苗木在定植前应进行适当修剪,枝蔓一般可留2~3个芽;轻剪根梢 。这样有利于促发新根,促进根群生长 。为防治短须螨、介壳虫和白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可将捆好的苗木枝蔓部分浸泡于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1~0.3%五氯酚钠的消毒液中消毒3~5分钟 , 捞出晾干后 , 根部再蘸泥浆,即可栽植 。苗木在运输和定植前,应避免日晒和风干,注意保湿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