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2月1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同时迎来了3名志愿者,1985年出生的小杨、1999年出生的小彭和2000年出生的小张,他们将同时捐赠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为血液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文章插图
湖南湘西的小杨是一名企业员工,2017年10月,在一次献血活动中接受了血液样本采集,登记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21年10月,小杨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捐献。经过体检和准备,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听说受捐者是一个孩子,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特别能感同身受,希望这个孩子能早日康复,未来的人生道路平安顺利。”小杨表示。
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文章插图
小彭是长沙师范学院声乐系大四的学生,他每年都献一次血。2019年4月,他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21年下半年,小彭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他查询了资料,并得到了家人朋友的支持,“这是救人命的好事,我觉得很有意义。”
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文章插图
“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事,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到他(她)。”00后小伙小张是山西人,在湖南师范大学读大四,目前正在一家公司实习,2019年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他表示,自己身体不错,也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希望受捐者能尽快好起来,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用自己一份热血,给患者一个希望。”
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文章插图
血液内科主任周明介绍,为了让捐献者能愉快舒心完成捐献,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选取了一个80余平米的多功能室进行整修设计改造,温馨的环境、柔软的沙发、轻柔的背景音乐、家一般的布局,让捐献者更放松。周明主任表示,这是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搬迁新址后第一次进行的造血干细胞采集,3个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都十分顺利,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也会立即送往受捐者所在地,完成回输,完成“血脉相连”的救人使命。
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军表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唯一方法,在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到配型合适的供体,其概率在1/100000~1/10000,因此成功捐献对受捐者来说意义重大。随着志愿者的不断增多,中华骨髓库正在不断扩大,但依然不能满足血液病患者对于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求,多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患者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希望更多的适龄人群加入进来,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
潇湘晨报采访人员夏盛 通讯员吴靖 李芳 刘玉君
【 造血干细胞|用爱传递生命的火种,80后90后00后志愿者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