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不负韶华 追逐梦想

追逐梦想,不负韶华 追逐梦想

新华社成都7月18日电题:追逐梦想 “小青椒”赴青春之约
新华社采访人员吴晓颖 卢宥伊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启幕在即,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已全面铺开 。“小青椒”蓄势待发,他们将以细心与热情,与全球青年一起共享盛会,在奋斗中成就青春梦想 。
2万名高校“小青椒”赴青春之约
“小青椒”是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青椒”谐音“青交”即青年交往,体现大运会是一场世界青年交流的盛会 。
在很多学生正在享受悠长暑假的时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生杨雨飞和其他参加开幕式演出的“小青椒”们却没有丝毫懈怠 。近一周来,他们每天到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场排练6个小时,一遍遍练习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 。
“每位参与演出的‘小青椒’都想把舞蹈动作做到完美,展现出最好状态 。”22岁的杨雨飞话语中充满自豪,“大运会是一生难得的经历,非常幸运能见证、参与,期望能通过开幕式演出向世界展现别样的精彩 。”

在各大高校,早已掀起一股大运志愿服务热潮 。四川大学团委书记赵露说 ,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以来,学生们踊跃报名,共选拔出志愿者979人 。他们在大运村、国际大体联酒店、外事联络中心、跆拳道及乒乓球等9个场馆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 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
包括四川大学在内,共有来自成都35所高校的2万名赛会志愿者参与成都大运会赛事志愿服务 。他们主要服务于竞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技术官员驻地、机场车站、接待酒店等场所,在场馆运行、对外联络、交通、信息咨询等方面开展服务 。
四川农业大学会计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顾敏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作为代表团随员,她连日来忙着温习体育竞赛常用英语,练习用英语交流对话 。“2021年参加完高考,就想报名当大运会志愿者,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 。”顾敏非常期待这场盛大的赛事 , 此前,她已参加了外事礼仪、医疗卫生安全知识等各类培训演练,“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

“洋”志愿者架起沟通桥梁
在成都大运会志愿者中,有一群别样的身影,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华留学生 。24岁的蓝音是其中一员 , 10个月前,她从家乡喀麦隆来到中国,就读于四川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一年级 。
这个爱跑步、唱歌的姑娘,将在成都大运会赛事期间服务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届时跆拳道品势和竞技比赛将在这里举行 。在为期7天的赛程里,她将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负责协助工作人员引领运动员入场、退场,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 。“我想通过大运会结识更多朋友,向他们介绍这座不只有大熊猫,还有许多美景美食的美丽城市 。”蓝音说 。
同为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艾利比蓝音来成都的时间更长,与成都的缘分也更久 。这位意大利籍小伙身材高大壮实 , 说得一口流利汉语 。“来中国前,我曾在澳大利亚学习、生活了三年,结识的四川朋友向我介绍了四川大学这所百年名校,2015年我来到四川大学读本科 。”李艾利说 。
“大运会重新点燃了我对运动的热情 。”李艾利说,他一度放弃身材管理,疏于锻炼,胖了30多斤 。“作为志愿者要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参与运动,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近一个月来的体重变化,“离大运会举办前减重20斤的小目标很近了” 。

【追逐梦想,不负韶华 追逐梦想】“在成都生活了7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李艾利看来,成都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硕士研究生毕业后 , 他想继续留在成都读博,学习更多中国历史和文化 。
城市志愿者圆梦成都
街道外墙上 , 五彩画笔绘制出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以各种姿势运动的场景;花台里,“成都成就梦想”的标语清晰可见,奔跑的“蓉宝”雕塑充满活力……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 随处可见大运会元素和标识景观,其中散布在城市各角落的志愿服务小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在高楼林立、国际范十足的高新区天府三街,地铁口一侧一个白绿色相间的长方形“盒子屋”吸引了不少市民目光 。这是由“轻松驿站”智慧公厕“变身”的志愿服务小站 。走进小站 , 里面摆放着大运会宣传册、饮水机、雨衣、应急药品等暖心物资 。
在小站上岗的城市志愿者张思宇,是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一名程序员 。他告诉采访人员,小站已“开张”进入试运行阶段,每天有3-4名志愿者从上午9点到晚上6点为行人提供便民咨询、赛事推广、城市宣传等服务 。
“除赛事志愿服务外 , 也开展城市志愿服务,号召广大市民参与进来,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部)副部长李佳林介绍,成都在大运场馆、公园绿道、商圈景点、交通枢纽等重要点位规划布局了10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其中超过7成的小站是依托青年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岗亭、轻松驿站等固定设施融合改造的 。
各行各业的青年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 。“读大学时就参加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大赛办到了家门口,自然不能错过参与的机会 。”在28岁的山东小伙张思宇心中 , 成都满足了他对乐业安居的期待,研究生毕业后他在成都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住进了人才公寓 。他以“新成都人”的身份服务八方来客 , “希望通过成都大运会能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中国,了解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