蔊菜 蔊菜图片 功效与作用

蔊菜 蔊菜图片 功效与作用


蔊菜别名:辣米菜(《纲目》),野油菜(《分类草药性》),塘葛菜(《岭南采药录》),干油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石豇豆(《贵阳民间药草》),鸡肉菜、田葛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上海常用中草药》),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福建中草药》) 。
性味:辛,温 。
归经:归肺、肝经 。

入药部位: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 Rorippa indica(L.)Hiern带花、果的干燥全草 。
形态特征:本品呈段状 。根较少,圆柱形而略弯曲 , 直径2~4mm;表面淡黄棕色,可见细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薄 , 黄白色至淡黄棕色 , 木部宽,黄色 。茎较多,圆柱形或已压扁 , 直径1.5~5mm;表面淡黄绿色至淡棕黄色 , 有的呈淡紫红色,具纵沟纹或纵槽,有的可见互生叶痕或枝痕;切面中空或具黄白色髓部 。叶片多已切断 , 多皱缩和破碎,灰绿色至褐绿色;展平后,可见边缘具浅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花?。粕?。长角果细长圆柱形,多已切断 , 直径约1mm,淡黄绿色至淡黄色 。种子多数,细小 , 卵形,褐色 。气微,味微淡 。

蔊菜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 。
外用:适量,捣敷 。
炮制:将原药除去泥沙等杂质 , 喷潮,略润,切短段,干燥,筛去灰屑 。
蔊菜的功效主治功效:祛痰止咳 , 解表散寒,活血解毒 , 利湿退黄 。
主治:主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 , 咽喉肿痛,疔疮痈肿 , 漆疮,经闭,跌打损伤 , 黄疸,水肿 。

蔊菜的禁忌《上海常用中草药》:本品不能与黄荆叶同用,同用则使人肢体麻木 。
蔊菜的配伍①治风寒感冒:蔊菜一至二两,葱白三至五钱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②治热咳:野油菜一两五钱 。煎水服 。(《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头目眩晕:野油菜(嫩的)切碎调鸡蛋 , 用油炒食 。(《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胃脘痛:干蔊菜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⑤治关节风湿痛:鲜蔊菜二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⑥治干血痨:每天用蔊菜一两 , 酌加红糖 。水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麻疹不透:鲜蔊菜全草,一至二岁每次一两 , 二岁以上每次二两 。捣汁,调食盐少许,开水冲服 。
⑧治鼻窦炎:鲜蔊菜适量 。和雄黄少许捣烂,塞鼻腔内 。
⑨治蛇头疔:鲜蔊菜和三黄末(中成药)捣烂外敷 , 或调鸭蛋清外敷 。(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⑩治疔疮,痈肿:野油菜 , 捣烂敷患处 。
⑾治漆疮:鲜野油菜,捣汁外搽 。
⑿治蛇伤:野油菜一两五钱,小火草一两 。煎水服;外用偷油婆(蟑螂)、小火草、雄黄、野油菜捣烂敷患处 。(⑩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蔊菜 蔊菜图片 功效与作用】⒀治跌打肿痛:鲜蔊菜二至四两 。热酒冲服,渣外敷 。(《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