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豌豆苗种植技术 棉花大豆豌豆间套种技术

大棚豌豆苗种植技术 棉花大豆豌豆间套种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棉田间套种模式已多种多样 。笔者根据对本县近几年来部分棉农采用的棉花、大豆、豌豆间套种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对其主要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
一、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在大豆播种前对棉田进行深耕细整,做到地平土细 , 并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l亩)施农家肥lOOO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5O千克、碳铵5O千克做底肥 。然后按包沟l67公分开沟做畦,畦沟宽33公分,并挖好三沟 。
二、棉花育苗移栽 。在3月底4月初进行棉花营养钵育苗,4月底5月初移栽至大田 , 并控制宽行在lOO公分以上 。棉花株距为4O公分 , 确保棉花密度在每667平方米2OOO株 。

三、大豆间作技术要领
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大豆应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其中以早毛豆效益最好,且与棉花共生期相对较短 。4月初在畦中间点播两行大豆,行距25公分 , 穴距lO公分,每穴播4一5粒,留双苗 。播种前应接种根瘤菌 , 以增加根瘤数量,提高固氮能力 。出苗后及时间苗,同时做好查漏补缺 。中耕除草要早而勤,一般中耕三次,苗前实施化学除草 。
2、适时摘心和喷施多效唑 。摘心可促使茎叶和根健壮生长,防止倒伏徒长 。一般在盛花期选择晴好天气摘心 。对肥力高、长势旺的植株应早摘和重摘,对肥力较低、长势较弱的植株应轻摘或不摘 。摘心后用多菌灵喷雾,以预防病害发生 。

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用浓度为2×lO一6的多效唑溶液均匀喷施叶片的正反面,这样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单株结荚率和结实率 。
3、及时巧追肥 。在苗期 , 视苗情适量追施尿素,促使早发苗 。开花期应适量追施尿素2一5千克 , 磷钾复合肥2O千克 。长势差的宜多施,长势健壮茂盛的应少施或不施尿素 。结荚鼓粒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钼酸铵等微肥二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5O克、钼酸铵l5克、硼砂5O克,用热水溶解加入25千克清水均匀喷施于植株茎叶上 。
【大棚豌豆苗种植技术 棉花大豆豌豆间套种技术】
4、病虫害防治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防鼠害,应在田边地头投放鼠药 。大豆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 要在防治蚜虫的基础上用病毒灵防治 。锈病和白粉病可用三唑酮或代森锌防治 。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等防治 。大豆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红蜘蛛、斜纹夜蛾和豆荚螟等 。蚜虫、潜叶蝇和红蜘蛛可用菊酯类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和达螨灵等防治 。斜纹夜蛾和豆荚螟可用bt生物杀虫剂和敌杀死等防治 。
四、豌豆套种的技术要领
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豌豆应选用早熟的中豌4号、中豌6号等优质良种,以利于鲜荚早上巿 。于l1月下旬在棉株旁每畦点播两行 , 穴距2O公分,每穴播2一3粒 。结合播种每667平方米穴施钙镁磷lOO千克 。播种前应浇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 。
2、田间管理 。出苗后应控制水肥供应,以使小苗越冬不易受冻 。开春后结合中耕施一次提苗肥,结荚期追肥l一2次 , 以穴施效果最好 , 每次施三元复合肥5一lO千克 。
3、病虫害防治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防鼠害,应在田边地头投放鼠药 。豌豆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 , 可用菊酯类等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