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关于雍正和年羹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热议,雍正处死年羹尧之举也众说纷纭,或功高盖主死有余辜、或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云云 。但关于雍正和年羹尧之间我们可能还忽略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线索 。年羹尧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一把利刃,没想到他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 。雍正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收拾年羹尧,其根本原因在于年羹尧触及到了雍正的最大忌讳,这就是有关他皇位的继承问题 。
年羹尧在雍正的眼中是一个有“前科”的人 。早在胤禛当皇子的时候,就因为年羹尧曾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门人孟光祖而大动肝火,骂年羹尧是“恶少”,还威胁说要到康熙面前去揭发,搞得年羹尧不得不俯首帖耳 。
网络配图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可是,年羹尧毕竟是封疆大吏,胤禛没有直接统属年羹尧的权力 。最让胤禛深感忌讳的是,皇九子胤禟曾派人拉拢年羹尧,幸运的是年羹尧不为所动,而胤禟此举却被胤禛深深得记在了心里 。此后胤禟被软禁在西北交给年羹尧管理 。
但在整治胤禩这件事上,雍正和年羹尧是有分歧的 。年羹尧不支持雍正用激烈的手段对付胤禩、胤禟和胤褆 。
年羹尧因为就近监视胤禟,自然就少不了打交道 。在年羹尧看来,胤禟并无才具,不值得下大力气提防 。只要看管得当,就不会出大纰漏,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年羹尧的这种念头导致了他在胤禟、胤禩的问题上含糊不清,这就给雍正造成年羹尧不再像以前那样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错觉 。
年羹尧这么考虑问题犯了雍正的大忌 。雍正最担心的是以年羹尧这样的身份和这种“糊涂心思”一旦被胤禩集团利用,那就麻烦大了 。年羹尧手握重兵、远悬西北,如果有人以他为外援的话,就会给雍正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
还有一点,年羹尧随着恩宠的加重,不但没有提高自身的谨慎,反而侍宠若骄,他给督抚、将军的行文不以对等的口气,而是用长官训诫下属的口吻,这就等于把自己凌驾于督抚之上 。
同时在年羹尧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官员,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雍正当年依靠结党获取皇位,所以他对臣下结党最为忌恨 。年羹尧几乎没有遮掩地提拔他的亲信,虽然雍正在这方面也给予了他一定的特权,可年羹尧错误的理会了雍正施恩的真正意图,雍正是要他谨守臣节而不是飞扬跋扈 。
网络配图
种种诱因让雍正觉得除掉年羹尧比清洗胤禩集团更为重要,一是年羹尧的实力看涨,他不同于胤禩他们已经被列为异党,而是以皇帝的宠臣面孔出现,如果不及时除掉,必然会有更多的臣僚加以追随,尾大不掉的形势就会日益加重 。
二是清洗年羹尧可以展现新皇的权威 。年羹尧能从川陕总督变成一等公、抚远大将军,也能从一等公变成一等罪人,这些天壤之别都来自于皇帝一人的手段;三是清洗年羹尧能让胤禩党人彻底断了借此人兴风作浪的念头 。
年羹尧的问题被雍正提上了日程 。雍正首先命年羹尧的好友、直隶巡抚李维均疏远年羹尧,紧接着,高其倬等封疆大吏都先后收到雍正的密折批示,要他们逐渐和年羹尧划清界限,站到皇帝的这一边来 。
与此同时,雍正提拔年羹尧的对立面李绂、蔡铤,李蔡二人当年本是年羹尧在雍正的面前提拔起来的,后来因为一些个人恩怨,双方闹得不愉快,雍正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打了招呼,让他们出面揭发年羹尧 。
同时,雍正也开始有计划的敲打年羹尧,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尧的奏折上告诉年羹尧,既然做臣子的守功难,那也就别怪做君主的“保恩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