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解密:一代名妓李师师真的是宋徽宗的二奶吗?

皇帝的私生活绝无可能公开的 。皇帝自己不会 。李师师不会,太监当然也不会 。别说太监不敢,即便他敢,也没那个机会 。皇帝办那事的时候,会让太监在场吗?恐怕早打发到门外把风去了 。
皇帝与妓女恋爱,真还发生在荒唐的时代和荒唐的人物身上 。此事《水浒》有载,但那是小说家言 。本文虽引了不少文人记载,到底是一家言,故以野史名之 。国家老大的风流韵事,总是能引起人们的特殊兴趣 。比如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怎么就不够他忙活的呢?或者李师师究竟身负何等魔力,竟然能够从三千佳丽手中横刀夺爱?
要搞清这些问题,恐怕真得费一番周折 。道理很简单,皇帝的私生活绝无可能公开的 。皇帝自己不会 。李师师不会,太监当然也不会 。别说太监不敢,即便他敢,也没那个机会 。皇帝办那事的时候,会让太监在场吗?恐怕早打发到门外把风去了 。正如预料的那样,并不缺乏相关的记载 。可问题是那些记载,往往互相矛盾 。作者绘声绘色、言之凿凿,但它们的真实性,显然值得怀疑 。无论如何,来看看这些记载吧 。因为除了它们,我们无可凭借 。
网络配图
宋人周密《浩然斋雅谈》里的记载是这样:周邦彦(不知和周密有没有亲戚关系?)是太学生,学习生活很枯燥 。抽空就去李师师那儿解闷 。有次周邦彦正在李师师家里,这时候宋徽宗来了 。那个不平静的夜晚的所有动静,都让周邦彦听到啦 。周邦彦爱好写作,回头就把所见所闻,全都含蓄地写进了他的词里,其中包括了“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等语 。“并刀”是指并州地方出产的剪刀,古并州以出产好剪刀闻名 。语言与动静之间的关系,读者自己去体会吧 。
李师师下次就把周邦彦的词唱给皇帝听了 。皇帝听完挺高兴,对周邦彦大加夸奖,然后破格录取 。周从此官位日显 。显然,周密的意思是周邦彦叨了李师师的光儿 。可是,好景不长 。既而朝廷赐“酶”,所谓酺,古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国有吉庆 。皇帝特许臣民欢庆聚饮 。”大概就是国家有了喜事,特别准许臣民们狠搓一顿 。周邦彦喝了酒,来了灵感,因此又有新作问世 。李师师再次把它唱给皇帝 。对新词中某个词汇的具体所指,皇帝不大明白,遂问教坊使,大致就是宫廷乐团的团长 。教坊使说那是起居舍人新知潞州周邦彦的近作 。于是特召来周邦彦询问 。周的回答让皇帝非常满意,所以就计划不让他到潞州去了,要留他在宫内供职,当时据说各种祥瑞纷至沓来(全是逗皇帝高兴的)皇帝打算让他为此写作 。到这儿都还是好事,可接下来的就不是了 。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得罪过起居郎张果,周一再提升,张果肯定恨得咬牙切齿 。正好周在某亲王的私宴上写过些赠给舞妓的文字,内容如下:“歌席上,无赖是横波,宝髻玲珑歌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何况会婆娑 。无个事,因甚敛双娥?浅淡梳妆疑是画,惺忪言语胜闻歌,好处是情多 。”意思是说那个舞妓人长得水灵,明眸善睐,舞跳得好,歌唱得妙,可听她唱歌更胜过听歌 。论性质,不过就是酒后习作,犹如我们今天酒宴上的疯话,当不得真的 。但作为朝廷官员,显然有失轻佻 。张果抓住的正是这一点 。张果详细抄录后,呈给了当时的丞相蔡京 。皇帝随后也就知道了,周邦彦因此获罪 。
周密又说后来李师师进了宫,并被封为瀛国夫人,还说有个叫朱希真的人曾有诗:“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 。”指的就是李师师 。这些恐怕只是正统观念文人们的一厢情愿 。且不论妓女进宫在程序上会遇到多大的阻力,仅仅从宋徽宗本人来讲,他恐怕也不愿那么做 。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真要把李师师吸收进后官的妃嫔队伍,那还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