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1、教材分析:
2、《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 , 它既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用纯净的文字为读者营造浓浓的温情,建构起真善美的境界,同时它又有科普文的特点——知识正确,用词精确 。
3、这篇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水会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脾气变化无常 。长长的文章就是长长的谜面 , 文章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种种变化,让读者去猜,让读者通过阅读,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接触谜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文章的语言画面感强 。作为科学童话,作者写得既生动又准确,同时文章多处利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 。第四段又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水性格上的两面性 。基于以上考虑,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感受科学童话语言的优美、准确的特点上,着力构建“关注语言特点、感受学习乐趣”的语文课 。

4、学情分析:
5、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 , 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 。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 , 学生易于理解 , 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 。
6、教学目标:
7、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
9、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
10、教学重难点
11、教学重点:
12、学会本课生字、词 。
13、知道水的变化 。
14、教学难点:
15、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
16、教学方法:
17、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18、教学准备:

19、多媒体课件
20、课时安排
21、两课时
22、教学过程
23、第一课时
24、课时目的
25、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会写“黑”字 。
26、理解课文内容 , 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
27、教学重、难点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28、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
29、猜谜导入
30、猜谜游戏
3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 , 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
32、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33、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34、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35、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36、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37、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38、小珍珠光又亮 ,  噼里啪啦从天降,
39、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40、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 , 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41、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 , 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范读 , 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
42、(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43、板书课题
44、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
45、初读课文
46、自由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