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

【春秋战国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导读: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一时期出现了所谓的诸子百家以及四大君子 。那么,春秋战国的四大君子分别是谁呢?又有哪些生平事迹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指谁?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
网络配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
战国四大君子之一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 。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 。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门下有食客数千 。
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 。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 。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 。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 。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
战国四大君子之二魏国的信陵君
信陵君,姓魏名无忌 。是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
网络配图

战国四大君子之三赵国的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 。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夫 。因贤能而闻名 。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 。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 。
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 。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 。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 。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 。此即“毛遂自荐” 。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 。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
战国四大君子之四楚国的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 。黄歇游学博闻,善辩 。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 。赐淮北地12县 。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秦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 。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任他为相 。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 。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