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访华内幕:这一决定早于中美乒乓外交( 二 )


1981年 , 丁原洪离开美国处去筹备外交部政策研究室 。
等到1987年 , 丁原洪已经快60岁 , 临近退休年龄的丁原洪萌生了再次走出国门去做外交工作的愿望 。争取的结果是丁原洪在接下来的10年先在纽约常驻联合国 , 后又到瑞士、比利时担任外交工作 , 最后到欧盟代表中国开展外交工作 。66岁回国后 , 丁原洪又去做亚欧会议的筹备工作 。“一直到70岁 , 我才退休 。”“我这一辈子就干了外交这一件事 。”他说 。
亲历中美建交过程
接收大洋彼岸示好信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美国除了与苏联争夺霸权之外 , 还陷入到越南战争之中 , 这牵制了美国很大的精力 。当时中苏关系也在恶化之中 , 而适当缓和和中国的关系 , 成为美国新的选择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我们有一条原则 , 任何一个国家想同我们新中国建交必须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 。美国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 是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 。
丁原洪说这正是中美双方处于相互隔绝状态达22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 “而为什么直到1972年 , 尼克松才访问中国 , 这个离不开当时的整个国际形势” 。丁原洪说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适当缓和和中国的关系 , 成为美国新的选择 。尼克松在1969年2月正式就任总统 , 就任总统之前 , 他在美国堪萨斯城曾经发表一篇很重要的讲话 , 讲话称世界未来有5大中心 , 美国、苏联、欧洲、日本还有中国 , 但是中国还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
“当时他已经认识到完全忽视中国 , 跟中国不来往对美国也不是好的事情 。因此他在就任总统以后就不断的释放想同我们改善关系的信号 , 比如说 , 过去从来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只称红色中国 , 所以在尼克松的讲话里就开始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丁原洪说 。
而在此同时 ,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发生冲突 。“3月4日 , 毛主席通过周总理做了两点指示 , 一是赶紧恢复中苏边界谈判 , 不能任凭冲突扩大 。”丁原洪在此后成为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的一员 。毛泽东的另一条指示就是让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认真研究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 尤其是美国跟苏联的形势 。
“而且让四位老帅自己来研究 , 不允许带任何人 , 连秘书都不许带 。”丁原洪说 , 最后形成了一个报告 , 报告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 ,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看起来是很紧张的 , 但是不存在美苏两家联起手来打中国的情况 , 因为他们两家矛盾更激烈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缓和一下同美国的关系 , 对中国的全局战略是有好处的:“这个报告就让主席决定接受美国向我们示好的信号” 。
1969年9月10日 , 中苏恢复边界谈判 , 缓和了紧张的形势 。与此同时 , 美苏也达成协议 , 削减战略核武器 。这种情况下 , 在中美苏三角中 , 苏联两边都有谈判 , 但是美国只跟苏联有谈判 , 跟中国没有 , 美国认为这是对它不利的 。“美国方面非常着急 , 想同我们改善关系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 就是下令驻波兰大使 , 一定要想办法跟中国接触上 。”丁原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