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唱腔特点 黄梅戏唱腔特点介绍

黄梅戏唱腔特点 黄梅戏唱腔特点介绍

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1、流畅优美
黄梅戏作为安徽地区典型的戏曲种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安徽的语言特色,特别是对安庆方言的运用 , 形成了黄梅戏的独特唱腔 。其唱腔特点大多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式,曲调常使用垛句,其中花腔的唱法更是让这些词句显得流畅优美,让人能够在愉悦的视觉环境中对戏曲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产生极大的观赏兴趣 。比如:《天仙配》利用轻松明快、流畅优美的花腔唱法,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董永和七仙女结为夫妻后双双回转家门的幸福场景,又能够在流畅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到董永和七仙女无奈分别的遗憾 。整个故事的前半段轻松明快,后半段悲痛无奈 , 唱腔流畅优美,使听众通过表演者的表演自动完成情感的转换 , 增强了黄梅戏曲的舞台表现力 。
【黄梅戏唱腔特点 黄梅戏唱腔特点介绍】
2、通俗易通
黄梅戏来源于民歌和民间故事,是人们熟悉的曲调,尽管其搬上舞台后融入了一些舞台表演因素,但是仍然保留着通俗易懂的唱腔特点,特别是其所采用的语言大多是安庆方言,对于当地人来说,更是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黄梅戏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其唱腔功能上 , 不但有可以大段吟唱的板腔体,还有民族风味十足的花腔小曲来抒发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 。根据不同的人物设置 , 黄梅戏的表演者要采取不同的腔调来进行演唱,或长或短 , 或慢活快,看似

混乱但却具有一定的旋律性 , 朗朗上口 。比如《女驸马》 , 用轻松明快的腔调为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冯素贞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被逼退婚 。于是素贞进京应试,不料中了状元 , 被招为驸马 。洞房之夜,她将实情告诉公主,获得皇帝赦免 , 最终与李兆廷终成眷属 。

黄梅戏通俗易懂的另一方面就在于其讲述的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坚实的生活基础,大多数黄梅戏曲采用的是民间传唱的小调 , 利用通俗的语句对故事人物和情感展开叙述,从而让观众易于接受 。
3、节奏明快
黄梅戏唱腔的最后一个特点是节奏明快、灵活多变 。表演者根据所扮演人物的心情和经历变换着不同的节奏或唱腔,每一个变换之间都有与之配套的形态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节奏的主要作用就是人物的情感和唱腔音韵、调值的变化 。虽然在听众看来 , 黄梅戏节奏大多是一样的,但对于黄梅戏表演者来说,唱腔的把握要和伴奏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 根据戏曲的实际需要 , 保证上下语气之间转换自然、联系合理 ,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演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戏曲、不同的唱词,其节奏的变化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大体呈现出节奏明快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