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能让诸葛亮一生欣喜若狂的女人黄氏!

【揭秘:能让诸葛亮一生欣喜若狂的女人黄氏!】很多人,包括一些名人异世,在对于诸葛亮娶妻这件事上,都认为是这个一个失败的例子!自古以来,英雄在美人,一代丞相诸葛亮却偏偏爱“丑女”,依是欣喜若狂,感情亲密!
诸葛亮的老婆黄氏,乃东汉末年襄阳(今湖北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 。汉末年间,董卓作乱,战祸频生,不少志士贤达常隐居山林以观时变 。黄承彦正是在这种隐居生活时,结识了向他问学求教的诸葛亮 。黄先生常在诸葛亮的茅庐一起谈诗论文,总能窥见诸葛亮心怀高节、“等待天时”的大志 。如此一来,他便有意把女儿嫁给年轻的俊后生诸葛亮 。但他女儿生得丑陋,他又难以启齿 。于是,他便邀约诸葛亮到自己家中聚会,让诸葛亮能对自己女儿的才德有所认识 。因为他确信自己的女儿虽然生得不漂亮,与诸葛亮难相匹配,但女儿才华出众,与诸葛亮可说是“堪相配”的 。
果不其然,有了几次的接触与交谈,诸葛亮便为黄氏超凡的才智所慑服,其洞察天下大事以及深明大义的风范则在妇女中是鲜有所见的 。黄先生见时机成熟,便认真地对诸葛亮说:“听说你在择偶 。我有一女,长得很丑,你已见过,发黄面黑 。不过,她的才智和品德是可与你相匹配的 。”诸葛亮一听,欣然同意 。于是,黄家择日用车将女儿送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 。黄氏嫁过来后,果如孔明所料,才智超人,贤淑堪羡 。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 。头两次,诸葛亮不在家 。第三次去之前,诸葛亮其实早有准备了 。妻子黄氏将居室布置得幽雅而清静,突出了诸葛亮最为重视的一个“静”字 。黄氏又在门框两旁贴上诸葛亮手书的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表达了主人高尚的节操与雅致的情怀 。室内的布置,充满了书香氛围,又不显迂腐,并在书房的墙壁上悬挂了一把七星宝剑 。对于妻子所精心营造的这一准备接待贵宾的环境与氛围,诸葛亮是十分惊叹的 。
“隐”或“仕”,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出路 。黄氏是极力赞同丈夫出仕的 。诸葛亮说过:“久乐耕锄,懒于应世 。”他对这件事一直处于两难的矛盾之中 。于是,黄氏便用丈夫常说的一些话来督促他出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一种积极的出仕思想,“隐”是为了“仕” 。黄氏以此激励丈夫,从而坚定了诸葛亮出山的决心 。
黄氏心胸开阔,深明大义,丈夫无家事拖累,无后顾之忧,便慨然接受了刘备的请求,联吴破曹,取益州,建蜀汉 。刘备死后,托孤于他 。他六次北伐,两出祁山 。由于蜀中多山,用兵时运粮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诸葛亮就命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制造“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的使用,在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大战司马懿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
而这木牛流马,最早便是诸葛亮夫人黄氏所设制的 。诸葛亮夫妇居住隆中时,一天,有贵客来访,诸葛亮便嘱咐夫人梳妆打扮一番好去会见客人 。不大一会儿工夫,夫人便打扮得焕然一新 。诸葛亮吃惊不小,奇怪她化妆的神速 。待客人走后,诸葛亮就十分好奇地偷偷跟在夫人身后去看她怎样卸妆 。谁知一进后室,便被眼前的奇异景象惊得立马傻了眼 。原来,后室中除了许多面具挂在那里外,还有几个木制的佣人正在那里推磨斫麦 。一问才知这些木人和面具全是心灵手巧的夫人制作的 。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仿效其原理制成木牛流马 。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时,两口子一直保持着当年“躬耕于南阳”时的习惯 。黄氏勤俭持家,俭朴节约,廉洁奉公,过着与寻常百姓无异的生活 。受其感染与触动,蜀地百姓一时间“人怀自励”,官员们皆“躬率以俭,恶衣蔬食”,“出不从车骑,无异凡人” 。现在一些所谓的父母官们,已多不如诸葛亮和海瑞一类,若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问八不知的仍恐大有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