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宰相上官婉儿传奇一生玩弄权术二十年

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在太宗时进士及第,以文采出众备受唐太宗赏识 。他创制了“上官体”诗歌,风靡全国,成为初唐诗坛之宗主 。高宗继位后,上官仪以前朝老臣的身份更受重视 。664年,高宗与上官仪密谋废黜武则天皇后之位,被武则天发现后,高宗将罪过全部推给上官仪,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被处死,家属收入掖庭 。是年,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婉儿不足周岁,便随母亲入宫 。其母郑氏系出名门、诗书传家,虽没身为奴,对女儿的教养未停滞,且宫中有专为教习宫女文化的内文学馆,婉儿又天资聪颖,尚在母腹时,即有异象——其母梦神人曰,其子可称量天下之文士 。凡此种种,使得上官婉儿因才华受到武则天的重视,13岁时被提升为才人 。彼时高宗在位,故上官才人属于高宗之宫廷 。
网络配图
才人、婕妤、昭容均属于“嫔妃”,她们真正的身份是内命妇,是宫内女官,从贵妃到侍巾分为九品,才人是五品、婕妤是三品、昭容是二品 。按照通常的理解,嫔妃的主要任务是侍寝、为皇室传宗接代,但写在纸面上的她们的工作职责是维持内廷的正常运转 。在皇帝是男性的朝代中,女官局限于日常生活琐事,而在武则天专权的时期,女官便成了左右手,主要是负责大量的文书行政工作,有的还被重用来起草诏书、协助处理奏章、出谋划策等 。不只是上官婉儿被武则天重视,在她之前,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县尉遗孀李氏在武则天“求诸女史”时征入宫中“墨敕制词”十一年 。又不仅武则天当政时如此,唐之前,北魏、北齐的太后当政时,都有重视女官的传统 。
武则天从架空高宗,到真正执掌大权、废立中宗、睿宗,再到称帝,一路都在布置势力、分散李氏王朝的权力 。而壮大宫中的女官队伍同样是培养亲信人才,故武后能不计前嫌地提拔上官仪的孙女为女官 。上官婉儿通过实践中的磨练、成长,越来越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终于在696年32岁时,从众多女官中脱颖而出,“内掌诏命” 。两年后,上官开始帮助武则天处理奏章、形成决议 。同年,由中宗被废为庐陵王的李哲被召回,立为太子,改回旧名李显——此亦为中宗复位后信任婉儿埋下了伏笔 。
伴君如伴虎,受武后青睐的上官才人也难免触怒天颜 。正史记载她曾被处以“黥面”之刑,即在面上刺字,又有野史称,是被武则天在脸上刺刀不许拔 。
上官脸上便有了伤痕,据说为了掩饰,上官在脸上贴花钿,由此开启了后世数百年的女性面部贴花钿的风尚 。或是为了巩固地位,或仅是寂寞所迫,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有私 。二人私情始于何时不确,一直稳固、互利互惠 。有学者推测,婉儿正是搭上了常在宫中值宿的武三思,才能从众多秘书中脱颖而出,为武则天选为机要秘书 。亦有学者持相反论调,认为武三思是凭借上官的高枝,方得以在武则天晚年的天平倾向李家时,仍能保证自己被重用 。史书上明确记载的是,705年,中宗复位后,上官将武三思推荐给中宗和韦后 。中宗夫妇对武三思极为赏识,将掌上明珠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中宗凡事都与武三思商量,韦后与武三思私通,“武氏之势复振”,“大权尽归武三思” 。上官被封为昭容,仍专管撰写诏书,与韦后母女、武三思父子沆瀣一气,居然建议韦后效仿武则天称帝 。一时间朝堂污秽,忠良横死 。
网络配图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因非韦后所生,也渐受武、韦势力迫害 。被逼无奈,707年7月,李重俊带领亲兵造反,杀了武三思父子,又叩击宫门索要上官婉儿 。上官说太子意在逼宫,中宗信之,上官得以被保全 。其后,上官与其他一些得势的女官皆在宫外私设宅邸 。有了外宅之后,上官婉儿“出入无节”,门庭若市,朝臣往来奔走“以求进达” 。而中宗对于上官婉儿及其母亲郑氏等一干“女眷”有求必应,安乐公主甚至写好了诏书、“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也” 。安乐公主与前夫的弟弟武延秀再婚,韦氏找到了新的情郎,上官婉儿选中了才子崔湜 。崔湜迅速腾达,身兼数职,忙于卖官,不仅能卖三年后的“期货”,还和他父亲同时卖重了官位 。如此荒唐腐败,被中宗发现后治罪,上官氏也能帮他“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