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后最忌讳的字是什么字?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 , 不知从何时起 。不过直到今天 , 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 。农村小孩之间骂架 , 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 , 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 。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 , 总是称“讳某某” 。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 , 而不说“讳伯庸” , 他也不用像林黛玉那样 , 写母亲的名字“敏”时 , 故意缺笔 。是否当时名讳之规矩还不是很盛行?
网络配图
也许 , 在古人的心目中 , 名字和生辰八字有着特殊的魔力 , 和这个人的生命状况息息相关 , 所以巫师作法 , 诅咒一个人 , 就会做一个小人 , 写着那人的名字和生辰 , 然后恶毒地行法 , 比如《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受赵姨娘委托 , 如此来对付王熙凤和贾宝玉 。在古人的心目中 , 人的地位越高 , 权力越大 , 他的名讳越是碰不得 , 而那些没什么势力的老百姓 , 除了自家孩子 , 别人直呼其名他也无可奈何 。皇帝富有四海 , 全国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 因此避皇帝的名讳范围最广 , 皇帝的名字 , 简直就是老虎屁股 , 摸不得 。历朝历代 , 最大的敏感字眼 , 便是皇帝的名字 。除此之外 , 其他的敏感字、敏感词并不多 , 秀才们做文章时 , 只要留心别去碰圣上名讳这个大地雷 , 不用煞费苦心给更多的词找一个替身 。可是到了明代 , 就不一样了 。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 忌讳就格外多了起来 。除皇帝的名讳外 , 许多词也是犯大忌的 , 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会掉脑袋 。
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 , 靠杀人放火而起家 , 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 , 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 , 写上表叩谢圣恩 , 中有“作则垂宪” 。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提按察使撰贺冬表 , 文中有“仪则天下” 。常州府学正孟清也是替上司捉刀 , 贺表中有“圣德做则” 。
网络配图
这洪武皇帝大概当时讲的老家濠州方言 , “贼”和“则”同音 , 怀疑是讽刺他做过贼 , 便将这些拍马屁的人全部杀死 。他年轻时当过和尚 , 因此也忌讳别人提起他这段自认为不光彩的历史 , 臣民们的上表中不许有和“僧”音相近的字 , 否则就会龙颜大怒 , 杀意顿起 。因此那时候连“医生”都改成了“医士” 。而且他这种忌讳扩大得让人摸不到边 , 一个人上表中有“取法象魏” , 他念成“去发” , 去发不是当和尚吗?又是讽刺老子龙潜时当和尚那段经历 , 没说的 , 让人把这人推出去“咔嚓”一声砍掉 。
说白了 , 朱元璋这心理和阿Q没什么区别 , 因为自卑、因为不自信 , 总怀疑别人瞧不起他 , 哪怕打下了花花江山 。阿Q因为头上有癞疮疤 , 便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 , 直至忌讳说“光”、“亮” 。别人犯了他的讳 , 力气小的他就打 , 口拙的他就骂 。可这样一个流浪汉 , 一般的人不把他放在眼里 , 连王胡、小D这样的人也敢公然冒犯他的忌讳 , 他只能肚子里骂娘 。要是他和朱元璋一样当上皇帝 , 有无限的权力 , 估计王胡、小D之流都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