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方面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方面

玉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
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调查表明东海县水稻秧田飞虱虫量每平方尺高达20头,所以秧田附近的玉米田及飞虱虫量也相应较高 , 传染玉米粗缩病毒机率也相应较大,故要远离水稻秧田种植玉米,减少灰飞虱传毒机率 。

二、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半夏玉米(即5月中旬至6月初) , 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与灰飞虱成虫传毒种群高峰期错开 。春玉米播种要确保5月下旬前可见叶龄达10叶以上 , 麦后夏玉米在6月5日以后播种,使玉米苗期错开灰飞虱发生高峰期 。

三、种植耐病玉米品种【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有哪些方面】种植耐病玉米品种如鲁单50、苏玉9号、中玉4号等,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可比同期播种掖单13号病情轻20-50%,但耐病品种仍能发病,必须结合玉米安全播种期播种,控病效果才能更加理想 。

四、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用吡虫啉拌玉米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1个月以上 , 有效控制灰飞虱在玉米苗期发生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传播玉米粗缩病毒的目的 。一般每亩用吡虫啉有效量0.5克拌3.5-4千克玉米种 。
五、抓住关键时期,全面防治传毒昆虫一是在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的5月上旬,二是在小麦、油菜收获前灰飞虱的移转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选用5%高效大功臣或5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25%蚜青灵乳油每亩40ml,对麦田、油菜田及其田埂、地头、沟边杂草全面喷药 。每个时段用药1-2次,全面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 。
六、对玉米粗缩病田块用药防治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酒防治病毒的药剂加植病灵或病毒特杀等病毒抑制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发病的程度 。
七、全面加强水稻秧田灰飞虱防治,压低其总量采用统防统治、综合防治、速效药剂与长效药剂相结合的策略,在灰飞虱发生期统-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