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种植技术 炙甘草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炙甘草的种植技术 炙甘草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炙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炙甘草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热、耐旱、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 。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均适合种植炙甘草 。
通常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盐碱度低的砂质土 。涝洼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种植 。一般深耕20厘米左右,耕翻后整平耙细 。土壤黏重地区不适合种植炙甘草 。

炙炙甘草在播种的时候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机磨种皮,使种皮粗糙,增加透水性 。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炙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种均可 。机械或人工播种均可,采用条播,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适当镇压 。
炙甘草栽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 。齐苗后,每亩随浇水施尿素15公斤 , 促苗生长,5月底至6月初,每亩开沟施磷酸二铵30公斤,施后浇水 。在这段时间里,要科学施肥浇水,保证苗期生长旺盛 , 争取早日封行 。雨汛季节,做好疏沟排水工作 , 防止白粉病的发生 。
炙甘草生产中,虫害以地老虎、金针虫多见 , 病害以白粉病多见,二者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前已述及 , 在此强调,以期注意 。
【炙甘草的种植技术 炙甘草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炙甘草的收获季节是在栽后第二年秋分至第三年春萌发前,此时的炙甘草均可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