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招生服务平台 2023威海环翠区中小学招生工作

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招生服务平台 2023威海环翠区中小学招生工作

威海市2023年环翠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以及具体安排:
招生对象
1. 小学招生对象:环翠区户籍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
2. 初中招生对象:环翠区户籍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
招生安排
环翠区2023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继续采取全程网上办理模式,家长通过“爱山东”APP网上报名,完成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零证明”“零跑腿” , 为家长提供更多便民服务 。城区中小学新生入学由环翠区教体局组织实施;镇(街)中小学由镇(街)政府牵头,各初中校组织实施 。
招生政策
 ?。ㄒ唬┭细衤涫嫡猩?
1. 保障适龄儿童入学 。根据《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的规定 ,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 , 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
2. 坚持控制班额招生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按照省定班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 , 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 。根据生源总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招生能力等,科学划定各学校招生区域 , 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 。

3. 严格控制跨区入学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的规定,高区户籍居民子女和经区户籍居民子女符合到古寨中小学、环翠中学、新苑学校、张村镇和羊亭镇部分学校就读的,由高区、经区教育分局负责证件审核后 , 统一报环翠区教体局备案,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不符合会议纪要规定的高区、经区、临港区户籍居民子女仍按原划定区域入学,不得跨区择校 。若户口是经区、高区、临港区在环翠区有房产,可以在环翠区报名 , 但须服从调剂;环翠区内无房产,不得在环翠区报名入学 。
4. 全面落实公民同招要求 。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威海大光华学校的招生工作纳入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统一管理 , 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 。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槐耸闯猩苹? ,实行直接录取; 剩余的学位 , 经市教育局审核后,面向中心城区招生 。
 ?。ǘ┭细袢胙ё矢裆蟛?

5. 环翠户籍居民子女入学 。环翠区户籍居民子女入学,需上传户口本和环翠区房产证(含不动产登记证、正规购房合同及交款收据、拆迁协议及交款收据)的原件,优先安排房户一致且房产权利人为法定监护人的子女;对空挂户口、租房落户、挂靠户口的子女入学 , 根据所在招生区域学校的招生能力、落户时间(或挂靠时间)、挂靠类型等统筹安排入学 。
6.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上传户口本和环翠区房产证(含不动产登记证、正规购房合同及交款手续、拆迁协议及交款手续)的原件;需上传户口本、同一法定监护人在环翠区的正式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缴纳社保单据(或区市场监管局备案的年检材料、区税务局备案的纳税材料) 。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学位实际情况,结合提交的有效证件 , 统筹安排入学 。
7.外籍子女入学 。外籍子女入学需上传子女的护照、签证,子女关系证明并提供汉语解释,法定监护人在环翠区派出所办理的外国人员居留证、环翠区房产证以及环翠区务工的相关材料等,就近(或相对就近)安排到具有接收外籍子女资质的学校就读 。

 ?。ㄈ┍U咸厥馊禾迨芙逃ɡ?
8. 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不能随班就读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依法保障其接受普通教育权利 。
9. 保障特殊家庭子女入学 。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优抚条件的优待对象 , 在不超省定班额标准的前提下 , 同等条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先安排 。
 ?。ㄋ模┭细衤涫悼仃”Qг鹑?
10. 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建立失学辍学书面报告、联控联保和劝返复学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做好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情况排查和劝返复学工作 ,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
【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招生服务平台 2023威海环翠区中小学招生工作】 ?。ㄎ澹┭辖ス嬲猩形?
11. 严格落实纪律要求 。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政策,不采取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面谈、考查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 。不得在开学前后采取考试或变相考试方式分班 。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严禁以特长生名义违规招生 。严禁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严禁“人籍分离、学籍造假、空挂学籍”等违规招收学生行为 。严禁民办学校自主组织招生,掐尖招生以及各种违规招生宣传 。
12.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等法律法规要求和教育部招生工作“十项严禁”等政策要求,规范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维护正常招生秩序,保障教育公平 。严格审查报名证件的真实性,与多部门联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比对的方式,确保报名信息真实有效 。对弄虚作假、伪造证件等干扰招生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须服从调剂入学安排,并协同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