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黄连名称相似 , 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 , 为解毒要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吧!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 。
【归经】肝、胃、大肠经 。
【功效】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等症 。
1、《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 。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

2、《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 , 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
3、《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
4、《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
胡黄连的副作用
1、用量过大: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 。常规剂量则较安全 。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 。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
2、过敏反应: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 。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 , 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

3、药不对证: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
胡黄连的常见用法
1、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朱砂一钱(另研) 。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 , 都填入猪胆内 , 用淡浆水煮,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 。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后 。

2、治小儿疳热 , 肚胀,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 。为末 , 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 。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 。
3、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 。为末 。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 。
4、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 。每米汤下三十丸 。
5、治伤寒劳复身热 , 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 , 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 。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 , 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 。
6、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胡黄连 , 柴胡等分 。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 , 更入水五分 , 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 。
7、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 。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 。
8、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 。
9、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 。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10、治痔漏成管:胡黄连(净末)一两,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煅)、槐花(微炒)各末五钱 。炼蜜丸如麻子大 。每服一钱,空心 , 清米汤送下,早、晚日进二服,至重者四十日而愈 。此方不用针刀挂线 , 不受苦楚 。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二十个炒末,和入药中 , 比及遍身诸漏皆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