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人物故事300字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300字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1、孙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名臣,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告诫儿子说:“大王有很多次要赐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 , 这样做是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会给你封地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千万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在越国和楚国之间有一块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个地方名声不好,土地也不肥 。因为楚国人信鬼神而越国人也把祈求鬼神赐福避祸当做常事 , 因而他们都不会争夺这块“不祥之地” 。你可以靠这块土地来成就你的事业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 。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结果一直到汉代 , 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
2、齐桓公大度用管仲
齐襄公是个无道的昏君 。当时的齐国,有两位高瞻远瞩、经天纬地的人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 。他们两人商议说:“国君如果再这样昏乱下去的话 , 必然会丧失政权 。齐国的各位公子中值得辅佐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我们各侍奉一人 , 先得志的一个就招揽另一个 。”他们说的公子纠是齐襄公的长子,是鲁国女子所生;公子小白是次子,是莒国女子所生 。于是,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到了莒国,管仲跟随公子纠到了鲁国 。齐襄公的昏庸终于引起了群臣的愤怒,发动兵变,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 。随后,公孙无知也被刺杀了 。众大臣派人去鲁国迎公子纠为君,公子纠就带着管仲,在鲁军的护送下向齐国进发 。却说公子小白在莒国听说齐国国乱无君 , 就与鲍叔牙计议 , 向莒国借得兵车百乘,也回齐国争做国君 。这样 , 兄弟二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恶战 。战斗中,管仲亲手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使他受了伤 。但最终还是公子小白杀死了公子纠,做了齐国国君 , 这就是齐桓公 。鲍叔牙是齐桓公的功臣,很受桓公信任和敬重,桓公任命他做了军队统帅 。他没有忘记管仲,找机会向桓公推荐管仲 。起初,桓公不肯任用管仲,因为他曾经与自己为敌,还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命 。鲍叔牙向他解释:管仲和我当初是各为其主,并没有错;要想干大事,就必须心胸开阔 。于是,桓公不计前仇,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宰相,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 。


3、明代马皇后谏察错案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300字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她知书达理,深明大义 , 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政治家之一 。朱元璋生性急躁,当了皇帝以后,变得待人苛刻,更加刚愎自用,喜怒无常 。每当朱元璋临朝震怒时,马皇后就从中调停,有不少无辜被责的人因为她的暗中保护和援救而保住了性命或减轻了刑罚 。和州参军郭景祥儿子被人告发忤逆不孝,曾经手持长矛要杀郭景祥 。朱元璋闻听此言,火冒三丈,立即传旨捕杀 。马皇后进谏说:“郭景祥就这么一个独生儿子,他怎么会有杀父行为呢?传言或许是造谣中伤 。退一步想,就算他儿子不孝,但并未产生杀父恶果 。如果因此诛杀此子,不仅于法不妥 , 而且令郭景祥老年绝户失养,命运更为悲惨 。”朱元璋听了觉得有理,就追回圣旨,命人调查 。后来查明郭子杀父之事,确是误传 。

4、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 , 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 , 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 , 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 , 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5、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 。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 , 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 , 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 。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 , 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 , 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 。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 。又过了几年 , 赵广死了 , 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