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病虫害种类及图片大全 中蜂有几种病虫害

中蜂病虫害种类及图片大全 中蜂有几种病虫害


一、中蜂囊状幼虫病
【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1971年起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流行,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 , 至今仍是中蜂饲养地区危害性极大的中蜂病害 , 甚至是制约一地中蜂饲养的最重要的病害 。
【症状】主要危害大龄幼虫,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 , 死亡幼虫直卧在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成黄白色再变成棕黄色,内部组织液化且液体中有颗粒物,病死幼虫房盖下陷,多被工蜂咬开或穿孔 。
【防治】①在病害流行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的蜂群可作种群培养蜂王 。②蜂群发病时要人为断子 , 让工蜂清扫巢脾,减少幼虫重复感染 。③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加强保温,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饲料 。④中蜂囊状幼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 但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一定疗效,某些抗病毒的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

二、巢虫
【病原】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危害蜂群的主要是大蜡螟和小蜡螟两种,其中大蜡螟一年可发生3代,完成一个世代需60~80天,小蜡螟一年亦可发生3代,完成一个世代需50~70天 , 两种蜡螟都靠在蜂巢中蛀食蜡质为生 。
【症状】巢虫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弱群更易受害,轻者影响蜂群正常发展并影响蜂蜜产量,严重时蜂群因无法抵抗而不得不弃巢而逃,事实上巢虫高发期也是蜂群迁飞的集中期 。
【防治】①巢虫主要危害弱群,强群对巢虫有极强的抵抗力,防治巢虫最有效的办法是饲养强群 。②蜡螟产卵于箱底蜡屑处 , 箱底蜡屑为巢虫繁衍提供了条件,要定期清扫蜂箱中的蜡屑 。③蜡螟以幼虫越冬,此时幼虫藏匿在巢脾或蜂箱缝隙处,可抓住这个有利机会灭杀幼虫 。

三、爬蜂病
【病原】爬蜂病并不特指某一种蜂病,而是泛指以蜜蜂异常爬行为特征的所有蜂?。缑鄯渎楸圆《尽⒚鄯滏咦映妗⒚鄯渎菰濉⒚鄯渎硎瞎鼙湫纬娴榷伎赡芤鹋婪洳?。
【症状】前期蜂群表现出烦躁不安、下痢、工蜂护脾能力差等异常,中期表现为工蜂呈跳跃式飞行、大量成年工蜂坠落箱底,后期表现为工蜂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巢门外蠕动爬行,严重时工蜂在蜂箱附近的草丛或坑洼中扎堆死亡 。
【防治】①蜜蜂麻痹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可用新生霉素、金霉素等防治 。②蜜蜂孢子虫、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原虫引起的可用甲哨唑片饲喂 。③蜜蜂螺原体引起的可用磺胺类药物防治 。

四、烂子病
【病原】烂子病是中蜂常见幼虫?。分抻壮娓舨?,危害对象主要是中蜂,病原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其次是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次生菌 。
【症状】烂子病主要危害幼虫 , 患病幼虫多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 , 严重时走近蜂场便能闻到一股怪味,脾上出现花子现象且幼虫日龄大小不一,腐烂虫尸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稍有黏性但不能拉成丝状,用摄子夹出有酸臭味,虫尸干燥后变成深褐色 。
【防治】①确保蜂群中饲料充足 , 同时要确保蜂多余脾或至少蜂脾相称 。②磺胺类药物对烂子病有效,每千克1:1糖浆或蜂蜜水加入1克磺胺噻唑钠调匀后饲喂蜂群 。③烂子病有极强的传染性,患病蜂群必须要隔离治疗,健康蜂群也要用药物预防 。
五、孢子虫病
【病原】蜜蜂孢子虫病的病原是蜜蜂孢子虫,呈椭圆形,具无结构的外壳,长4.4~6.6微米 , 宽2.0~3.3微米 , 孢子内部为双核细胞、双液泡 , 外壳前端有孔隙,孔隙中伸出极丝,极丝长230~400微米,在蜜蜂体外只能以孢子形态存活 。
【症状】蜜蜂孢子虫病常与蜜蜂螺原体病、蜜蜂孢子虫病并发,蜂王、工蜂、雄蜂均可能被感染,病蜂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后期将出现衰弱、萎靡不振、翅膀发颤、腹部膨大、飞翔无力、下痢等症状 , 最后从巢门爬出直至死亡 。
【中蜂病虫害种类及图片大全 中蜂有几种病虫害】【防治】①被污染的饲料是蜜蜂孢子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早春要给蜂群饲喂优质饲料且要严格的对饲料消毒 。②蜜蜂孢子虫病有传染性 , 因此病群的巢脾和蜂箱都必须严格消毒,另外要加强蜂箱保温并确保通风良好 。③原虫药物对蜜蜂孢子虫病有效,例如患病初期可用甲硝唑等饲喂蜂群 。